馬玉山
由于乒乓球運動技術性強,因此,一個乒乓球運動員各種技術運作的正確、合理與否,基礎打得是否牢固,是關系到今后的成長及運動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之一。實踐證明,要培養出理想的優秀運動員,就要從小練起。因此,基礎階段的訓練越來越顯得重要。
7—8歲是進行乒乓球訓練的啟蒙階段,也是乒乓球人才金字塔的基礎階段。依據7—8歲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這一階段訓練的任務主要是:全面發展身體,培養專項興趣;樹立良好習慣;學習和掌握基本技術;開始建立打法,從心理、身體、技術等方面為下一階段的訓練做好全面準備。
一、興趣培養
對于兒童來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產生訓練積極性、自覺性、持久性的重要因素。興趣的培養將對整個多年訓練產生積極的影響。兒童對感興趣的事干起來特別有勁,抓好基礎階段的興趣培養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一是教練員態度和藹,耐心、語言生動、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兒童心目中樹立可親的形象;二是訓練形式、方法、手段多種多樣,交替運用,使兒童產生新鮮感,避免單調枯燥;三是通過組織參觀訓練和比賽,觀看電影、電視,講優秀運動員成長的故事等活動,培養兒童對訓練意義的認知,逐漸增多間接興趣的成份。
二、熟悉球性
熟悉球性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對球的感知覺能力。具體方法有:1、打吊球:將乒乓球用線吊起,球與練習者腰部等高,進行擊球練習。2、托球:持拍在身前將球向上托起,可采用走動中托球,輕重力量托球,二人對托球等方法調節難度。3、對墻擊球:分為直接擊球和擊落地球兩種。可以采用調整人與墻的距離,擊墻的范圍,以及雙人輪流擊球等方法調節難度。
三、模仿練習
模仿練習的目的是建立動作概念,形成表象,培養肌肉感覺。在基礎階段訓練中,教會隊員掌握正確、合理的技術動作是首要的訓練任務。根據兒童模仿能力強,理解力差的特點,訓練中采用直觀教學與心理訓練相結合的方法,效果較好。也就是說,著重教隊員“應該怎么做”,而不著重講“為什么這么做”。例如:看優秀運動員的技術錄像;觀摩專業隊訓練課;在訓練課上教練員多做示范動作等。讓隊員先看、后想、再做。經過多次的重復,使隊員在頭腦中對正確動作的模式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一邊想,一邊練,力爭在做模仿動作時,頭腦中再現所學動作的圖像,這樣有利于隊員盡快地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
四、多球練習
多球練習的目的是把動作與球感、反應結合起來,可以提高技術質量和改進動作,有利于強化運動條件反射,加速運動動力定型的建立。其方法是:1、單項技術訓練:①教練員連續向定點供單旋(上旋或下旋),隊員采用攻、削等技術回接。②教練員向定點供混旋球,隊員采用攻、削等技術回接。③用于改進動作,供球速度可放慢;用于提高技術質量,供球速度可適當加快,并有輕重變化,有利于提高隊員的動作速度。2、結合技術練習:①教練員連續向左右兩點供單旋或混旋球,隊員采用止、反手結合技術回接,供球落點先有規律,后無規律。②供球方法同上,隊員采用攻削結合等技術回接。以上僅僅是多球訓練的一些基本方法,具體練習還要靈活掌握。
五、單球練習
單球練習是單球二人對練,進行單線、復線練習,其方法是:1、單線單一技術的練習。例如:五條基本線路的正手對攻練習。2、單線結合技術的練習。例如:左方斜線對左方斜線的反手推擋對反手推擋加正手側身攻練習(均以右手持拍為例)。3、復線結合技術的練習。例如:右1/2臺的正手攻對左、右1/2臺的反手推擋加正手攻練習。
六、良好習慣的培養
兒童可塑性強,基礎階段就要用正確的、規范的動作要求他們,從握拍到動作,從作風到組織紀律性,都要養成良好的習慣,經常提醒,反復督促,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七、打法的建立
乒乓球運動員打法的建立,從學習握拍就開始了。因此,科學地選擇并確定打法,不僅是基礎階段訓練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而且關系到運動員將來的技術發展和提高。
從目前看,選擇和確定打法還沒有更科學的方法。根據本人的體會認為,它受以下因素的影響和制約:1、運動員的個體因素:個體因素包括興趣愛好、自身條件、機能特點、性格特征。2、乒乓運動發展因素:各類打法的技術特點、發展趨勢、比例特點。確定運動員的打法,一定要和選材相結合,應該在考慮運動員興趣愛好的前提下,由教練員幫助選擇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