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剪
1幼樹。主要修剪骨干枝,一般中心干留50~60厘米剪截,長勢強的則長放、刻芽或彎干換頭。主枝除長勢弱,長度不夠的短截外,其他枝盡量不剪或輕剪,要嚴格控制競爭枝,修剪時注意均衡樹勢、枝勢。
2初果期樹:未成形的樹,對各級骨干枝按要求修剪,要適時控制樹高和枝條長度,初果期樹的修剪也要注意均衡樹勢、枝勢。
3盛果期樹。繼續控制樹冠,解決好樹冠內膛光照問題,對枝組要注意更新修剪。
4花前復剪。主要對象是花量大的樹,先剪發芽早的品種和弱樹,后剪發芽晚的品種和強旺樹。對花芽過多的樹要短截部分中長枝或回縮少量枝組;對冬季因認不準花芽而多留的,應適當疏除;對于串花枝要適當回縮,以提高坐果率。
二、肥水管理
1發芽前追肥。以氮肥為主,對弱樹、衰老樹和結果量過大的樹應加大施肥量,對旺樹和強旺樹盡量少施或不施氮肥。但要注意施肥位置不能距中干過近,以免燒傷根系和主干。
2花后追肥(4月下旬至5月初)。果樹落花后進行,此期仍以氮肥為主,其作用在于促進新梢生長,擴大葉面積,提高葉片光合效能,減少生理落果,對花前追肥量大的果樹,花后可不施。
3麥前追肥(5月下旬)。此期以氮肥、磷肥為主,對結果樹重點施一次復合肥或果樹專用肥。一般株施1.5~3千克,其主要作用在于加速果實膨大,促進花芽分化。
4根外追肥。萌芽前對園內小葉病嚴重的果樹重點噴一次3%~5%的硫酸鋅溶液。盛花期對花量不足、坐果率低的品種,在花期噴一次0.3%~0.5%的硼砂或硼酸溶液。
5灌水。果樹發芽前,結合施肥全團應灌一次透水,以促進果樹萌芽、開花、展葉和枝條生長。麥收前灌水。對適齡不結果的旺樹適當控水。
三、病蟲害防治
1果樹發芽前。對腐爛病、輪紋病、紅蜘蛛發生嚴重的果園,可于發芽前噴一次40%福美砷1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劑,以鏟除各種越冬病蟲。噴藥要細致、周到,要求枝枝見藥。
2果樹謝花后。在果樹謝花后7~10天可噴一次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20%掃螨凈3000~4000倍液,以防治紅蜘蛛、蚜蟲等。
35月份。5月下旬,使用波爾多液、代森錳鋅或甲基托布津等防治早期落葉病、輪紋病。
4腐爛病的防治。3月下旬腐爛病開始侵染,要及時檢查,發現病株立即刮治,并用40%福美砷50倍液涂抹病部。
5天牛的防治。從現在開始要經常檢查樹體是否有天牛為害,如有發現,及時向蟲孔內注射殺蟲劑,并堵塞蟲孔。
6霉心病的防治。對新紅星等易感染霉心病的品種,需在花前及花后各噴灑一次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四、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對花量大的蘋果樹,應合理疏花或疏幼果,對新紅星等大型果品種以留單果為好。
花量小、坐果率低的品種應于花期噴灑一次0.3%~0.5%的硼砂或硼酸溶液,或在花期對主干或主枝進行環剝(割),以提高坐果率。
五、控冠成花
近年發展的果園大多為高密度蘋果園,一般情況下,第三年開始采取控冠成花技術,具體措施:
1拉枝開角、刻芽促萌。對幼旺樹,根據樹形要求于萌芽前對主枝和輔養枝進行拉枝、撐枝、吊枝等,以開張枝條角度,要求骨干枝拉成70~80度,輔養枝拉成水平狀,過強的拉至下垂狀。
對幼樹或光腿枝,在缺枝處的芽上方刻芽,以促發枝。刻芽對象是枝條兩側的芽子,如結合拉枝。效果會更好。
2土施或葉面噴施多效唑。①對象:強旺幼樹和適齡不結果樹。②時期:發芽前為好。③方法:土施,在樹冠外緣投影處挖一深20厘米左右的環溝狀,把15%的多效唑粉劑化在水中(水的用量要根據樹冠大小而定),攪勻后,均勻地澆在環狀溝內,之后封土。④用量:主干直徑6~8厘米,每株用15%多效唑粉劑8~15克;主干直徑8~12厘米,每株用15%多效唑粉劑15~20克。其目的在于抑制樹體旺長,促進花芽分化。
3環剝。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對強旺樹或強旺枝進行樹干環剝,環剝寬度以被剝枝干的1/10為宜。以促進花芽分化。
(454750河南省盂州市河雍辦事處錢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