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債應該子還嗎
編輯同志:
我舅舅張少函于1994年結婚,三年后生下我表弟張洪飛。2000年舅舅因夫妻感情不和離婚,經協商表弟由舅舅撫養。2007年春,舅舅患肺癌,剛上初中的表弟邊上學邊照顧父親。當年秋天,舅舅病故,留下了許多債,其中包括為其治病借的18672元、喪葬費400元,總計19072元。喪事辦完后,債權人張劍飛等前來討債。親戚幫助表弟清理了舅舅的遺物,包括5間平房和一些家具、雜物,留下2間平房給表弟居住,其余折價6000元,用來抵償債務。雙方達成協議并立下了字據,剩下的13072元債務由表弟長大以后再還。表弟按要求簽了字,答應將來替父還債。請問:他們的協議有效嗎?表弟是否應該替其父親還債?
徐子彥
徐子彥讀者:
按照我國《繼承法》有關規定,父債子可以不還。《繼承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我國法律之所以這樣規定,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死者的債權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繼承人的利益,防止因死者留下大量債務給繼承人生活帶來不利。因此,你舅舅張少函死后,他的繼承人張洪飛應該在遺產實際價值限度內償還其生前欠下的債務。他留下的3間房子和所有家具、雜物等共折價6000元,再加上另外2間房子總價值也不過10000元。那么你表弟張洪飛就應以價值10000元的全部遺產清償其父所欠的債務。至于超過的部分,你表弟愿意還的話可以償還,不愿還可以不還。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六十一條規定:“繼承人中有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即使遺產不足清償債務,也應為其保留適當的遺產,然后再按《繼承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清償債務。”你表弟年僅12歲,既沒有生活來源又缺乏勞動能力,因此應為他保留必要的遺產。而村委會與張劍飛等協商后僅給其留下2間房子,顯然無法維持其正常生活,因此該處理是違法的。你表弟雖然在協議上簽了字,但他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按照民法相關規定,他沒有能力處理這么重大的債務問題。
因此,他們的協議是無效的,你表弟也沒有義務償還剩下的債務。
出嫁女能否繼承父母的遺產
編輯同志:
2000年我岳父張世杰患半身不遂,從此長期臥床。我妻子張紅和其哥哥張英杰一起照顧患病的父親。2003年8月我和妻子結婚,家中送嫁妝5000元。婚后,妻子經常回家看望年邁的父母,由于經濟條件較好,每年春節我們都給父母親200元錢。2003年5月和2004年2月,岳父和岳母相繼過世,留下兩套兩室一廳的住房。兩位老人沒有留下遺囑,張英杰認為房屋理所當然歸自己所有,因此未征求我妻子的意見,就到房產部門辦理了變更登記,將兩套房屋登記在自己的名下,并于2004年3月搬入居住。妻子得知這一情況后,找到其兄張英杰要求將一套住房登記在她的名下,遭到張英杰的拒絕。妻子又要求繼承其他遺產,同樣遭到拒絕。張英杰認為我妻子已出嫁,并且已得到父母親5000元的嫁妝,因此沒有權力繼承父母的遺產。請問:出嫁女能繼承父母的遺產嗎?我妻子該怎么辦?
陳俊偉
陳俊偉讀者:
在農村傳統觀念里,出嫁了的女兒不再是娘家的人,而是婆家的人,因此沒有資格繼承父母的遺產,張英杰也不例外。
事實上,這種觀念是不符合法律、也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張充分尊重婦女的各種權利,實現婦女的徹底解放。我國《憲法》第4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都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體現在遺產繼承方面,就是《繼承法》第九條所提出的“繼承權男女平等”。按照《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張英杰與你妻子張紅都是其父母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你妻子雖出嫁,但對其父母盡了其應盡的贍養義務,與其兄張英杰并無兩樣。按照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他們二人對父母的遺產應當均分。而且我國《繼承法》第十三條明確指出:“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所以,對于張世杰夫婦的遺產,你妻子與其兄張英杰原則上應當各得一半。
至于你妻子在結婚時父母陪送價值5000元的嫁妝,根本與遺產繼承無關,張英杰以此為借口認為你妻子張紅不應繼承其父母的遺產是沒有道理的。你妻子可以找人出面調解,不能解決問題的話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