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泉 陳榮樓 張成美 霍金泉 孫加亮 袁玉付
白花菜屬白花菜科,原產湖北省安陸縣,其栽培歷史有文字可查的有300多年。白花菜是耐熱性蔬菜,種子發芽最適溫度28—32℃,在適宜溫度下,播后3—4天即可出苗,低于20℃,發芽慢,低于15℃,難以發芽。生長最適宜溫度為33 35℃,40℃以上仍能正常生長。鹽城市種植花菜有10多年歷史,2005年以來種植發展較快,尤以東臺、鹽城城郊面積更大,種植面積達2500hm2,其中80天白花菜種植面積高峰時近2000hm2,種植面積隨市場發展有所變化。為指導面上生產,現介紹鹽城市鹽都區80天白花菜無公害栽培關鍵技術“六要點”。
1、培育優質壯苗
鹽城市80天白花菜,大多進行秋季栽培,適宜播種期為7月中旬一9月播種,過早播種易出現“貓眼”生理現象;過遲播種,生長后期低溫影響產量、品質。10月上旬—翌年2月收獲。播種育苗是花菜獲得高產的關鍵之一。苗床宜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疏松土壤。播種前畦面一定要整平,充分灌水,使苗床8-10cm土層達到飽和狀態。待苗床的水全部滲下后,先撒一薄層過篩細土,再將干種子均勻地撒播在畦面上,播后立即覆蓋過篩細土,覆土厚度一般為種子厚度的5倍(約0.5cm),覆土應均勻,按大田計算用種量15-20g/667m2。由于種子價格較高,有條件的農戶可采用營養缽育苗或點播,也可用顆粒大小與所用白花菜種子相近的炒熟的其它種子混合后撒播。
2、適時假植分苗
分苗床床土應選用營養土為宜。當幼苗長至3—4葉時進行分苗。分苗的株行距為10cm×10cm。有條件的農戶采用營養缽時可選用直徑為10cm的營養缽育苗,穴盤基質育苗要選用優質基質,可以減少移植時傷根,有利于定植緩苗。育苗時育苗營養土可加入“多菌靈”,“特立克”、“健植寶”等殺菌類藥劑。可有效防治苗期疫病、霜霉病、黑腐病等真菌、細菌性病害。
3、加強苗期管理
幼苗出齊后,及時覆蓋厚約0.3—0.5cm的細土,防止畦面龜裂和保墑。幼苗子葉充分展開后即進行間苗,然后再覆一層0.5cm厚的細土,以利于幼苗根系生長,防止苗期發生猝倒病。幼苗長到7—8葉時即可定植,移栽前澆透起苗水。苗齡一般40d左右。
4、適時科學定植
定植過早,易導致先期顯球,影響產量。定植過晚,成熟期推遲,形成花球時正處于高溫,花球品質變劣。一般在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5℃左右時才適宜定植,在低溫寒流過后冷尾暖頭時,選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期一般在9月底-10月中下旬為最佳,定植密度因不同品種、不同地區、不同肥力,不同管理而不同,一般畝栽2100—2300株為宜。一般在定植前整地開溝施基肥,定植地基肥施腐熟有機肥1500kg和復合肥20kg或過磷酸鈣20kg+復合肥20kg+氯化鉀10kg,缺硼肥田塊可施入1kg硼砂,前作肥力較足的田塊應適量少施。定植前潑入糞尿1000kg,撒蔬菜專用肥50kg,作成深溝高畦,畦寬1.3—1.5m,地整好后在畦面按行距劃溝(溝深2cm)。
5、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連續澆兩次大水,以促進幼苗生長。此后再澆水時應掌握地表見干見濕的原則,保證根系生長。幼苗第8、9片真葉出現后,要保持土壤濕潤,尤其是在花球發育期間,要在干旱時采用清水淋澆1-2次,避免干旱,以免影響商品性。多雨季節要注意排水,以防止爛根,爛球。施肥從定植開始多追肥,生長初期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后期則要控制氮肥的用量。追肥一般分4—5次,第一次定植后5天左右,以后每隔7天左右。注意補充微量元素,缺硼時會出現葉球葉柄開裂,生長點變褐,花軸空心,花球味苦。中耕除草結臺前期追肥進行中耕培土,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用除草劑除草,可在定植前淋濕畦面,每畝用都爾100ml加水50kg均勻噴于表土后定植,并盡量保持畦面濕潤和不要翻動表土。
6、采收期管理
80天白花菜菜花有優質的卷葉可完成自我覆蓋功能,一般不用再折葉覆蓋花球,但在花球有雞蛋大小時,把靠近花球的少許外葉折斷,覆蓋花球,可減少未采收部分營養消耗,保持田間適宜溫濕度,并且能使花球的品質更好。一般花球基部的花枝略有松散,即為采收適期。潔白的花球充分長大至2kg左右時,是采收的最佳時期。
作者單位:鹽城市鹽都區潘黃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鹽城市鹽都區農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