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勝
日本甜柿新品種貴秋(Kishu)由日本廣島縣果樹研究所于1984年用伊豆和安蕓津5號(富有×興津16號)雜交育成,2003年品種登錄。品種名意味著“秋天貴重的果實”。該品種于2004年引進我國栽培,經在山東4年的栽培試驗,表現出脫澀完全、中早熟、果個大、顏色好、早果性強、豐產,品質佳等特點。現將責秋品種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試驗園基本情況
試驗園位于山東省龍口市,屬于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年日照時數2782.6小時,年平均氣溫11.6℃,無霜期190天左右,初霜期在10月下旬。年均降雨量599.3mm,半數以上集中在7-8月份。果園土壤為壤土,PH值為5.6,土層深厚,土壤有機質含量0.79%。試驗園面積為1.3公頃,2003年定植君遷子,株行距為3m×2m,每667m2栽植111株,2004年春季嫁接該品種接穗,同時園內嫁接陽豐、早秋等品種,互為授粉。
2品種特性
2.1果實經濟性狀果實扁平,大果型品種,比松本早生富有大,平均單果重350g左右;果皮橙紅色,細膩,無銹斑,果面有蠟質光澤,外觀漂亮;果肉稍硬,汁液豐富,可溶性固形物16-18%,肉脆,無澀味,耐貯運,采后存放數日食用時硬度適中、風味更佳。果頂無裂果現象,柿隙果較“伊豆”和“松本早生富有”少。
2.2物候期該品種4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進入初花期,5月中旬為盛花期,9月初果實頂部著色變黃,9月底果實完全著色并脫澀完全,可以采摘食用,10月上中旬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135-145天,11月上旬落葉。
2.3生長特點樹勢中庸,樹姿介于開張和直立之間,枝條粗壯,葉片大,雌花多,雌花花期較“松本早生富有”晚,雄花少,種子形成力較高,4粒種子較為常見,但種子大多中途退化,早期生理落果少。早果性強,栽后第二年結果,平均單株產量1.2kg,4年進入豐產期,667m2平均產量達到2000-2500kg。
2.4適應性和抗逆性適應性強和抗逆性強,栽培中無明顯病蟲害發生。
3栽培技術要點
3.1建固定植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PH值在5.5-7.5的沙質土壤為最佳。能單性結實,若配栽授粉品種,更利于生產。授粉樹以禪寺丸最好,配置比例可按8:1。苗木定植時間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均可,定植密度以667m2栽111株(3m×2m)為宜。
3.2肥水管理由于產量高,需肥量較大。一般年施肥3次即可,第一次于3月上中旬發芽前施肥,一般株施尿素1.5-2.0kg;第二次施肥于7月初施用,一般株施復合肥20kg;第三次施肥于10月底施用基肥,一般667m2施有機肥4000kg,復合肥50kg。結合噴農藥進行葉面施肥,一般用0.2%尿素,0.1-0.2%磷酸二氫鉀,0.1%的微量元素等。
3.3整形修剪密植柿園整形以小冠疏散分層形為主,生長期修剪(4 8月)主要采用抹芽、扭梢、摘心等技術,選留合適的主側枝,結果枝,以及調整枝梢等,促進早成花、早成形、豐產、穩產,休眠期修剪主要培養樹體結構,保養完整樹形,控制樹高和樹冠,使樹體通風透光,并對老弱小枝,病枯枝等全部疏除,對結果母枝宜選留粗壯、長短一致、且在樹冠內分布均勻的加以保留,并適時輪換更新,以保持旺盛的結果能力。
3.4病蟲害防治該品種病蟲害少,主要做好柿蒂蟲和蚧類害蟲的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