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璽
平菇栽培應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原料來源,因地制宜而定。這里只重點介紹室內栽培。
一、菇房的設置
菇房是平菇生長的場所,必須具備滿足平菇生長所要求的條件,既有明亮的光線,又具有保溫,保濕、通風換氣,清潔衛生等條件。因此,平菇房應坐北向南。設在地勢高靠近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大小以栽培平菇面積166m2為宜,過大不利于管理,過小則利用率低。房頂、墻壁要厚,東北墻上最好裝上玻璃窗,這樣利于保溫保濕和通風透光。另外門窗要嚴密,墻和地面最好用水泥抹光滑,以便消毒。凡是生產平菇的場所,必須進行消毒,保持環境衛生,防止害蟲、雜菌浸染?,F有的空房,無論是瓦房、草房、地下室、窖洞、地道等均可改建成菇房利用。為了充分利用菇房空間,還可在菇房內設床架進行栽培,床架應南北排列,四周不要靠墻,床架之間留60cm左右的走道,上下層床面相距60cm,最下層離地面約15cm,以防積水,最上層不要超過玻璃窗,以免影響光照。床面寬90—100cm,過寬中間不易發菌職菇,也不便管理。床底部鋪上竹簾,高梁稈簾或其它代用料。上面鋪一層塑料薄膜,培養料放于薄膜上,每層床用四周高約15cm的木板或其它料圍起來,當培養料上床播完種,包上塑料布后,再將木板或其它材料取下。到出菇時,掀開塑料薄膜,床四周均可出菇。
二、菇房消毒
菇房在使用前,要進行消毒,特別是舊菇房,更要徹底消毒,減少雜菌污染。其消毒方法是:1、甲醛加高錳酸鉀熏蒸,先將菇房密封好,1m3用甲醛10ml,高錳酸鉀5g。先將高錳酸鉀傾入容器,再倒入甲醛。2、硫酸熏蒸,先將菇房密封好后,點燃硫磺熏蒸。1m3用硫磺15g左右。3、用5%石碳酸溶液噴霧消毒。
三、播種
利用自然溫度生產平菇。播種一般從9月份開始至翌年三月初,均可進行播種。不過春播要早,秋播要晚,氣溫應穩定在20度以下。這樣,既適于平菇生長發育,又不利于雜菌生長,是栽培平姑的最好時機。在有空調設備的地方或人防地道中栽培,不受季節限制,一年四季均可生產。播種平菇的方法有混播、點播、層播、覆蓋式播種等?;觳ィ簩⒕N與培養料均勻地拌和在一起,鋪于床上。點播:將培養料攤鋪到床上。整平略壓實后,以6×6cm的距離在料面上挖穴,穴深3.5cm,然后將備好的菌種放人穴內,再用木板整平,使菌種與培養料貼緊即可。層播先在床上鋪一層培養料,約3cm厚,然后撒一層菌種,再鋪一層培養料,約10cm厚,在上面撒一層菌種,再鋪一薄層料2—3cm,在上面撒一層菌種,最后整平,略壓實即可。覆蓋式播種:將床鋪好后,把菌種全部放在料面上。無論采用哪一種播種方法,一般一平方米用培養料大約20—22.5kg,厚度為13—t6cm,料面要求平整,呈龜背形。在播種之前,應先將菌種從瓶內或塑料袋內掏出,放在沖洗揩拭干凈的瓷盆內,用手把菌種掰成棗子大小的菌塊,再播入料內。播種后,料面上先覆蓋一層報紙,再蓋一層塑料薄膜,這樣既利于保溫,也可控制雜菌污染。
播種量一般為料重的10—15%,接種量大,發菌塊,出菇早,但也不宜過大。
四、管理
出菇前的管理從播種到出現菌蕾,這是平菇菌絲逐步蔓延并長滿整個培養料的階段,是平菇的營養生長階段。菌絲生長是否健壯,密切關系到出菇的快慢及產量的高低。而環境條件又密切影響著菌絲的壯弱。因此,必須做好菇房、菇床的調溫、通風、保濕及病蟲防治等工作。
播種后,要注意觀察菇床上培養料的濕度與溫度變化。培養料在薄膜覆蓋下,濕度很大,多種微生物在料內同時活動,溫度必然升高。每天都要多次檢查床溫的變化,要注意控制床溫在40度以下,過高會燒死菌絲。如床溫持續升高時,應迅速掀開薄膜,通風降溫,待溫度下降后,再蓋上薄膜,此時床溫應盡力保持在24度左右。溫度穩定后每兩天短時間地掀動薄膜一次,并檢查菌絲生長情況,發現雜茁,要及時處理。
出菇階段的管理:當菌絲鋪滿床面,逐漸積累營養物質達到生理成熟之后,遇到適宜溫度、濕度,光線、空氣等條件,料面上就出現白色小米粒狀菌蕾堆,即形成子實體原基。這標志著平菇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入生殖生長階段,對外界條件十分敏感。此時應加強料面通風,以利菌蕾生長。增加室內空氣相對濕度達到85—90%。揭去薄膜。
菌蕾發生后迅速成長,需要大量的水分及潮濕而新鮮的空氣。這時,如果管理不當,菌蕾就發育不正常,輕則減產,重則菇蕾萎縮死亡。因此菇蕾發生后,應當注意向料面噴水,保持菇床和料面的濕度、溫度、空氣和光線。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應保持90—95%,不要超過95%。
平菇的生產是一批一批的,每批采收后,要將床面殘留的菌柄、碎片、死菇清理干凈,停水4—5天,讓菌絲恢復生長并積累營養物質。隨后再輕輕噴水保持料面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