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賀歲檔,泛指的概念涵蓋了從圣誕節前一個周到春節后兩個周長達兩個多月的時間,由馮小剛開拓,張藝謀、陳凱歌等人發揚光大。由于中國人普遍具有年末消費的意識,故此賀歲檔是一個票房的高產斯。而12月下旬則因為有圣誕節和元旦,是電影院人流量最大的時期,萬人空巷,一票難求,年底的《投名狀》和《集結號》在這個時間段賺得盆滿缽滿。
賀歲檔另一個票房高產期是春節前后,這是中國人的舊歷年,由于近年來節慶氣氛漸淡,更多人喜歡去飯店、影院或旅游來過節,故而這個時期的票房也是十分可觀,近年來,《霍元甲》、《金剛》、《007大戰皇家賭場》票房都過億了,是最好的證明。
今年的春節,我們能看到哪些電影呢?首先是周星馳三年打造的科幻喜劇《長江七號》將在1月30日上映。經過了《少林足球》和《功夫》,我們看到周星馳對待自己作品的精益求精。大量搞笑噱頭、動作、特技的插入,為周星馳的無厘頭特色插上了翅膀,票房屢創新高。從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周星馳演一個窮困潦倒的父親,一如既往的小人物出身,是周星馳一貫的草根特色。童星徐嬌飾演周星馳的兒子,他收到的禮物,竟然是外星人的通訊設備。此外,林子聰等周星馳電影的常客也在電影里出現,共同迎接外星人造訪地球。由于影片的宣傳方一直大打親情牌和科幻牌,這讓觀眾對這部影片的喜劇效果產生了不小的疑問。但是,周星馳畢竟是很多年輕人甚至三十多歲中年人心中的一個情結,他像香港黃金時期的巨星一樣都在衰老,看周星馳誰會錯過機會呢?
然后,一月底還有兩部不大不小的片子上映,分別是劉震云制片的《我叫劉躍進》,威爾·史密斯主演的《當幸福來敲門》。《我叫劉躍進》本身是部低成本影片,但片方卻高調宣傳,將成本夸大,把宣傳點放在編劇身上,但好劇本不等于好電影,這部電影最有可能是觀眾預期與現實失望最大的影片。而《當幸福來敲門》,威爾·史密斯是票房與質量的雙重保證,該片在北美也取得票房佳績,但是國內觀眾有年末只看大片的習慣,作為文藝溫情,觀眾看不到好萊塢的大場面和超炫特技,在宣傳上更難以與國產大片匹敵,所以很難在這個檔期大紅大紫。
倒是另一部姓周的電影具備了和《長江七號》一較高下的能力,即周杰倫的《大灌籃》。演過了《頭文字D》、《滿城盡帶黃金甲》以及《不能說的秘密》之后,周杰倫對電影的感悟和興趣與日俱增,而他無與倫比的號召力,更有希望與大叔級的周星馳叫板。不過這部電影質量如何頗讓人懷疑。因為這是一部看起來很美的電影,演員大于內容。周杰倫的酷,蔡卓妍的美,吳宗憲的貧,曾志偉、吳孟達的搞笑,老牌導演朱延平把他們捏合一起,效果怎樣難說得很。
想想這幾年缺少了那種傳統賀歲形式了,一個歡鬧的喜劇之后,所有演員一起謝幕掛出對聯左寫恭喜發財,右寫新春大吉,橫批是:過年好。這是不是年味淡了的表現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