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方正科技發布公告,正式宣布原聯想移動主管銷售的常務副總裁藍燁加盟方正科技,出任總裁一職。
燁,現代漢語詞典詮釋為“火盛,明亮,引伸為光輝燦爛”之意。在PC職業經理人大跳槽的背景下,PC業績下滑、前景黯淡的方正期待著藍燁能帶來光明,拯救方正PC。但藍燁能否光照方正?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方正看重藍燁什么
在9月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面對諸多媒體,方正科技董事長方中華毫不掩飾他從聯想挖得藍燁的喜悅,他表示,方正最看重藍燁的務實態度、執行力強和國際化經驗,藍燁的經歷適合方正未來發展戰略的需要。
藍燁從 1994 年進入聯想,伴隨著聯想一步步成長為國內市場老大、之后又雄赳赳地實施國際化,藍燁本人在聯想不同部門、不同職位上都歷練過并取得不菲的業績,一步一個臺階地成長為副總裁。無論對實施本土化的跨國品牌來說,還是對面臨跨國品牌全面競爭的本土企業來說,藍燁這樣的復合型人才,無疑是最寶貴的人力資源,都是大家極為需要的。
6月3日,方正科技原總裁祁東風“因個人原因”離職,移民加拿大。方正總裁位置空缺,虛席以待,3個月后藍燁空降方正。
方正科技看中藍燁哪點?從方中華的解釋中,總結了方正選拔人才的4個重點:經驗、成績、口碑、執行力。
方中華表示,在聘請藍燁之前,方正科技也曾在內部和外部尋找合適人才。而聯想十幾年的經驗是方正很看中的,從職業生涯曲線上來看,藍燁從基層一直做到亞太副總裁,在PC方面的業績很好,說明了他的個人能力和經驗。業界對此人的口碑極佳,最重要的是藍燁的執行力極強,這正是方正所欠缺的。
方中華對藍燁寄望頗深,同時也給藍燁暗示了目標:“希望在10月份看到方正業績下滑的現狀得到改善。慢慢走出低谷,并在2009年得到改善。”
大凡企業家看中職業經理人,只是唯利是圖,瞧準職業經理人身上的“剩余價值”。正像TCL李東生當年聘用美貌如花的俞翠薇一樣,李東生不只是看中俞翠薇燦爛的笑臉、多姿的風采和那足下生輝的高跟皮鞋,更看中的是她那頗具傳奇色彩的市場營銷經歷和開辟市場渠道的才干。
方中華也不是看中藍燁風流倜儻的儒雅氣質,而是他的PC從業經驗。
特別是在一臺電腦只有一把大蔥利潤的微利時代,在PC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勢下,同質化競爭刺刀見紅,價格戰驚天動地,人才尤為重要。企業不惜出高薪、高成本地挖人是奪取市場、站穩腳跟的有效手段。
此前,方正還把原聯想大中國區大客戶部常務副總經理宋金華攬入麾下,委任副總裁一職。而4年前,方正自己也曾親歷過集團助理總裁周險峰等“集體叛逃”到海信數碼的管理層人事地震之痛。
分析人士認為,PC行業頻見“同業跳槽”,互挖墻腳,這是一種惡性競爭。在西方市場,高級職業經理人跳槽,會有“競業禁止”的法律約束,高級經理人跳槽后在3年內不得到與原企業相關行業和業務沖突的單位就業。而我國在這方面還存在一個法律盲區。業內人士呼吁,為避免惡性競爭,杜絕不擇手段相互挖人,在強調職業經理人道德約束的基礎上,還需要立法完善“競業禁止”。
藍燁緣何跳槽
今年4月,在聯想移動從聯想集團正式拆分之際,曾為聯想集團負責銷售業務的副總裁藍燁調任聯想移動常務副總裁,負責銷售。
人們記憶猶新,1995年3月,上任一年的聯想微機事業部總經理楊元慶實施了一個大膽策略:將總部銷售部門的18名業務經理全部派往國內一線城市,打造全國渠道體系。這些后來被稱為“18棵青松”的人物,一寸寸地奪取市場,最終完成聯想品牌和銷售渠道的原始積累,又幫助聯想成為了亞洲的PC霸主,進而開始了國際化進程。
而藍燁,正是帶有傳奇色彩的“18棵青松”之一。
“在PC行業摸爬滾打多年,是賣電腦的高手,見解適合中國國情。”這是業界對藍燁的普遍評價。
從聯想全局來看,與聯想移動總裁呂巖一樣,藍燁是聯想集團“派”往聯想移動的重臣,共同承擔起“拯救”聯想手機業務的重任。但在這一波聯想集團高層人事調整中,藍燁似乎不太領情,他的強項是PC,而不是手機。從那時起,也許藍燁就萌生跳槽的心思,只是沒有合適的東家。
在IT業界,方正是和聯想有著差不多年頭的巨頭。方正總裁這個職位對于在聯想集團長期任副職的藍燁來說,可謂一個巨大的“誘餌”,畢竟總裁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位置。
不過,藍燁選擇方正科技,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應該還是方正科技所提供的足夠誘人的“資源平臺”。
此前,藍燁曾對媒體說道:“方正科技是國內優秀的 PC 廠商,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并且表示,自己對方正前景看好。
事實也如此,方正已發行20億元融資券,發力 IT 產業,實現產業升級,藍燁正趕上方正又一輪增長節點的好時光。
如今,PC產業已經是個高度成熟的產業了。這個成熟,不僅僅指市場成熟,而且也包含企業運作管理的整體成熟。在這種情況下,PC企業之間的高層人才之爭,其實就是一場實力之爭。
樹挪死,人挪活。在一個成熟的行業,職業經理人的流動將是一個正常現象。而對于職業經理人來說,在流動中不斷增值,應該是其選擇工作時最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優秀的業績也是職業經理人得以不斷升值的最大保障。而業績的取得,除了自身能力之外,企業所能提供給職業經理人的“資源平臺”如何,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此次藍燁選擇方正科技,主要原因在于方正科技依靠自身的實力,除了“民族品牌”這一情感認同的“軟實力”之外,方正科技多年積累的企業實力則是起到關鍵作用的“硬實力”。
HR 管理專家認為,職業經理人跳槽是正常的。職業經理人與企業家是有差別的,前者永遠是處在公司利益與自己利益相平衡的點上,而后者永遠是把自己放在公司利益里面,在一定程度上公司的利益就是企業家的利益。當利益的平衡出現一點點不平衡時,通常公司會選擇更換職業經理人,或者職業經理人換公司。
在公司利益與自己利益的“平衡點”上,也許離開聯想,投奔方正,藍燁會更有發展前途。
藍燁表示,他離開聯想,主要是基于個人原因,“到聯想移動掌管手機業務,與我的職業、興趣不相符合。”在 PC 行業人事變化頗多的2008年,藍燁審時度勢,完美地實現自己的一次轉身。
藍燁能否創造神話
按方正的宣傳口徑,方正前總裁祁東風是因“個人原因”辭職,但業內人士認為實際上是方正沉重的銷售指標壓得祁東風氣喘吁吁,不得不黯然離去。
方正集團旗下IT業務是集團第一支柱產業。它主要集中于方正電腦、方正PCB(印刷電路板)業務以及方正微電子等領域。
其中,方正PC已經是本土具有最大組裝能力的品牌。不過,該業務目前表現一般,2008年半年報顯示,該業務受到消費需求下滑影響,收入同比下滑11.36%,僅為30.81億元。目前,該公司正在強化筆記本電腦業務的營銷,試圖走出過度依賴臺式機業務的尷尬。
目前,方正不僅把保持多年的市場老二地位拱手讓給了惠普,甚至不及戴爾,直接跌到了市場第四的位置,藍燁加盟后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藍燁臨危受命,變數挺多,其中之一就是企業文化的適應,聯想是民營企業,運行機制比較單純,而作為國有企業的方正,其官僚拖拉、充滿人事紛爭的“國企文化”會不會制約藍燁的管理能力?兩個截然不同的管理元素碰撞到一塊,藍燁是否能與方正科技企業文化很好地融合,與團隊達成默契?這些還有待時間的考驗。
但方中華表示,隨著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方正發展這么多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公司變得越來越健康,股東、企業和管理層權利的劃分是清晰的。同時,已經充分放權給董事會,董事會放權給管理層,因此,方正科技雖然有國有的背景,但卻是民營的管理。
這似乎是給藍燁一顆定心丸,但在以業績論英雄的IT時代,人們還是為藍燁捏著一把汗。
一位中國民營企業研究專家指出,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畸形的,沒有堅實的感情基礎,只是一種相互利用的感情游戲。老板手中有錢,職業經理人手里有管理經驗,兩者的結合有時真像是臨時拼湊起來過日子的夫妻一樣,只有那么一點“性”的共同要求——利潤。老板要求職業經理人為自己創造最大的利潤,把金錢變成資本,然后錢再生錢;職業經理人也希望利用企業這個平臺,通過實現企業利潤來展示自己的風采,實現自身價值,有時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當有一天,藍燁的業績離方正高企的期望值有很大距離時,也許會像祁東風一樣離去。
祁東風走了,藍燁來了,在方正這座“圍城”之內,藍燁能否大顯身手,創造神話,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