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對健康管理行業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越來越多,健康行業的商機也日漸增加,于是逐漸興起了具有發展潛力的朝陽行業——健康管理。
慈銘健康體驗,讓體驗成為一種習慣
2005年6月,韓小紅博士被體檢出患有胃癌,幸好是早期,后來經過治療已經康復。她笑著說:“應該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不能等身體機能有了疾病才去檢查……”后來,她在專業領域發現了商機——健康體檢這一醫學的“副業”,并致力于培養國民定期體檢的好習慣。
慈銘體檢是集疾病檢測、健康促進、健康管理為一體的專業體檢機構,運用醫療器械,根據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標判斷機體的狀態。
慈銘有營養監控、健康體適能等業務。到目前為止,每個打著健康管理旗號的公司,都是在摸索著前進,他們所做的也可能只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在國外,健康管理的應用主要是3個領域。第一個是幫助個人控制疾病危險因素,改善健康狀況,從而減少疾病發生的機率,減輕醫療費用的負擔。第二個領域是醫療和健康保險。第三個領域是新藥研究和開發。
雖然慈銘健康體檢的業務突飛猛進,但是韓小紅并沒有因此滿足,她把眼光放在未來,希望能夠促成中國醫療和保險的“相遇”,積極促進第二個領域的業務。
“在國外,醫療和保險通常是利益共同體,保險投資醫療或者醫療投資保險,解決醫療問題也主要是靠保險,第三方付費。而我國目前這兩個行業幾乎是平行的,融合是一種趨勢。”
慈銘作為中國健康體檢的領跑者,在促進中國健康行業的發展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韓小紅認為需要精心呵護才能培育出一個好的產業。
鑒于我國慢性疾病的迅速上升,慢性病已成為危害人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問題。因此,研究和借鑒國外健康管理的成熟經驗,應用于我國疾病控制和健康保險是一項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健康管理公司應該使用一套將現代醫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手段,通過醫護人員與服務對象的密切合作來減少服務對象患各種慢性疾病的可能性,進而減少醫療費用的開支。這種服務技術已在國外保險行業中廣泛使用,并取得受保人、單位和保險公司三贏的良好效益。
那么,是不是中國的健康管理行業也可以向著這個方向發展?這有待于行業的領跑者和時間的證明。
奧美之路,打造健康整體解決方案
一個新行業的興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看不到“錢”途的,那種抱有在短時間里大賺一筆的心態,都是對整個行業前途的破壞,且最終都做不長久。在投身到健康管理行業時,一定要理智。奧美之路從2002年開始,就以“提升健康水平,改善生活品質”為宗旨,迄今已經有6年時間了。
奧美之路老總徐峻華是學計算機出身的,但是本著對體育的愛好,在健康管理行業找到了體育與醫療器材軟、硬件結合的方式,開發了整體解決方案處理人體健康管理。
整體解決方案包括整體方案策劃、技術可行性研究、軟硬件的配置和預算、布局流程和人力資源設計、在線服務平臺的搭建、資源管理平臺構架和培訓認證體系建立等一攬子解決方案和服務,得到了很好的市場反應。
雖然在這個行業已經算是元老級的人物,但是,徐峻華表示依然在“摸著石頭過河”。奧美之路在做健康體測的同時,也著手跟高校聯合開發健康教育培訓。
當問及是不是把健康管理作為公司的一個輔助項目發展時,徐峻華笑著反問,若不想為這個行業的發展付出努力,有哪個公司愿意投入這么大的精力和金錢去出書、做內刊?
這些年,奧美之路不僅做健康體測,還出版了一系列關于運動健身方面的書籍。2008年5月份的內刊“健聞天下”更是加速了健康管理行業向正規化的發展。
徐峻華說,健康管理這個行業的錢賺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從沒想過健康管理公司會賺到他的錢。酷愛運動的他,每天早上都會與一幫朋友進行長跑,每年參加國際馬拉松大賽。在他的眼中,堅持體育鍛煉也是理財的一個很好方法,只要改變日常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每年能節省一大筆醫藥費。道理大家都明白,然而,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也是健康管理行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民眾對健康管理行業在短時間內的重視關系著這個行業的發展,要想發展這個行業,就需要更多的人去呼吁,有需求才有市場,才能進一步促進產業的發展。
體之杰,讓全民動起來
體之杰公司抓住人的惰性,開發了一套屬于自己的商業模式:在身體狀況排查、運動處方制定之后,公司把全部重點都放在后期的監督功能上,于是便有了“社區數字化健身中心”的創意。
“開在鬧市區的健身房日漸暴露出其弊端,老百姓需要一種能融入日常生活的健身場所和經濟實惠的入門條件。”一個產業的發展需要經過很多年的摸索,體之杰公司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健身行業的市場需求,“敲開”了一個行業的大門。
晚飯后張小泉和好朋友小乙從小區溜達著出門,走進附近一個“數字化健身中心”,換了衣服直奔功率車游戲區去,開始了一場“賽車”游戲。在熱火朝天比賽的同時,他們面前的一個顯示屏上會出現模擬現場,還有心跳、血壓等機體運動狀態變化的實時監控,以防運動時激發潛在的危險,更有場外觀眾駐足吶喊助威。這種游戲不僅讓身心都得到鍛煉,獲勝方張小泉還有精美禮品。
科學鍛煉的手段加上生動有趣的運動方式,這樣的場景是不是讓你也心動了?這就是體之杰提出的“網絡健身車”比賽。
會員每次運動量和運動時間以及鍛煉中身體狀態都會被記錄在體之杰公司研發的“一卡通”上,時刻監控體育鍛煉對身體的影響,讓健康“看得見”。
體之杰通過服務于健康管理的客戶終端,讓更多的人不僅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更能為了身體的健康堅持鍛煉。目前,“數字化健身中心”已在北京和江蘇等省市籌備中,有望近期在試運營場所跟市民們見面。
這樣一個健身中心有3個優點,陸遠大總裁在介紹這個365塊錢的“數字化健身中心”時說,首先更有吸引力,讓健身運動能長久地持續下去;其次,跟傳統的健身運動相比,更科學。通過問卷、體檢、專家制定運動處方等方式來科學健身運動;最后通過會員“一卡通”長期監控機體狀況的變化;還能通過體之杰開發的AEYOO網站,向會員提供免費的在線指導等。
前期調查結果顯示,在北京,有80%以上的人愿意“1天只花1元錢”去健身中心;80%以上的人愿意“把每次健身變成一場比賽并設有獎品”;“網絡健身車如需計次收費”,70%以上的人希望是不超過5塊錢。陸遠大說,一個健身館的維持一般需要1500-2000元的消費標準,而365元的入會費只是想吸引更多的人,降低門檻拉攏客戶,做進一步的銷售。
體之杰對自己這個健康行業的新創意胸有成竹。目前,公司開發與北大、北京體育大學等專家學者合作的運動處方已經開始跟朝陽公安部門開始了合作,得到的反響還不錯,但是每天通過短信和郵件的督促還不足以影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希冀通過“數字化健身中心”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但是,健康管理行業畢竟處在起步階段,每個行業的成熟都需要經過3-5年的發展,現在只是一個摸索階段,想要參與這個行業,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在競爭中取得最后的“剩者”才能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