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孩周婷婷,一位聾女留學生的故事,激蕩了多少人內心的澎湃。她的父親周弘,在面對聾啞女兒時,用奔騰不息的父愛托起女兒走向了世界,而父親,也發明了一種賞識教學法。“孩子,你是最棒的!”“孩子,你真了不起!”“孩子,爸爸愛你!”“孩子,你要快樂!”這些貼在墻上、或者是父親伸出大拇指時無聲的激勵,表達的是對聾啞女兒每一點,小小進步的欣慰和賞識,一種不拋棄和不放棄的攙扶。
周弘告訴女兒,面對別人的成功,不要嫉妒,要伸出大拇指去由衷地表達敬意,去真心地學習。婷婷一路成長的故事讓我們發現,她每一個蹣跚的足跡,都贏得了來自父親的喝彩、贊嘆、鼓勵。
而成為廣州賞識教育學校校長的田月娥,一位來自重慶萬州的女子,因為患小兒麻痹癥,一條腿殘疾了,她成長的足跡被稱為一只瘸腿的白天鵝。最初,她也是一只跛行在城市之間的丑小鴨,因為殘疾,她也感受過人世的荒涼,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發現成功在于自己的兩根手指頭。田月娥說,因為她的一條腿殘疾了,她得攢足勁,把另一條腿站直,走出一條路來。這一條路,淌滿了汗水,甚至有血跡。她的陽光情懷,她的每一點小小的進步,都博得了人們的喝彩。在這種激勵中,她成了中國第一個殘疾人電視新聞播音員。就這樣,田月娥總結出了“拇指定律”:一只手掌的兩根指頭,有時候,它堪·至可以決定你人生的成破。那就是用拇指去贊美,用食指去雕刻,而不是去指責。
這兩根緊挨在一起的拇指和食指,你看,拇指生長得最矮,胖墩墩的憨厚樣子,而當五根手指緊握成一個拳頭的姿勢時,其他四根手指使相互依偎在拇指的庇護之下,它是名副其實統領全局的拇指大哥。只有這根大拇指,它的胸懷最寬厚,最包容,最仁慈。當其他四個手指悄悄彎曲,拇指憨憨地伸出,向你表達由衷的敬意,向你表達真心的賞識,這樣的一個動作,絕大多數時候是代表了手指主人海納百川的胸懷,虛懷若谷的態度,陽光開朗的性格。而拇指旁邊的食指,對人和事常常是最挑剔的,一旦當它沉不住氣伸出時,絕大多數時候代表的是指責、懷疑、抱怨、尖刻與譴責,這樣的一個動作,收獲的也往往是憤怒、憂郁、離散、分裂與矛盾。你看,兩根手指的簡單姿勢,代表的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就好比兩種不同的天氣,一個是陽光燦爛,一個是大霧彌漫。
常常向人伸出大拇指的人,是一個胸懷感恩與感激的人。伸出拇指與食指,其實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一念之間。為什么要對人生充滿了指責和憤懣?我們知道,一個生命,來自宇宙間億萬分之一的偶然,常常讓我們在仰望星空時充滿了亙古的感激。徜徉在人海中,一件感動的小事,一點小小的喜悅盈懷,這時,伸出你的拇指吧,你收獲的會是笑臉,是認同,是激勵,是吸取。而相反,當你伸出食指時,往往會是在晴天突然刮起的一場大風,把你真正想要的,都刮得無影無蹤,最后讓你孤獨地停留在原地,或者沉入深淵。當然,伸出拇指的前提是,你得真正具有一顆包容和悲憫的心。
拇指與食指,這緊緊相依的兩根指頭,伸出它,常常只是在一念之間。而在這一念之間,表現的,卻是兩種氣度,收獲的,是兩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