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兒是職業女性,婚后生下孩子交由家鄉的母親看護,她與丈夫兩人努力了幾年,終于買下一所屬于自己的小公寓。
其實,這些年來她與丈夫聚少離多,因為丈夫近年受聘到新加坡工作,合約一簽就是兩年,因此只有她一人在家。就連搬進新家時,都是她獨自叫了輛搬運車與兩名搬運工人,并從早上忙到晚上才搬妥。
獨自一人住新家,祖兒并不覺得害怕或不方便,因為左鄰右舍都很熱情,尤其是住在左邊的男住客,進進出出都友善地與她打招呼,還交待她有什么事時可以找他幫忙。
有時,她工作到很晚才回來,往往到了家才發覺方便面沒有了,餅干面包也都吃完,又懶得出去吃晚餐時,不知是巧合還是怎么的,那名男住客都會拿些食品過來給她,說是“煮多了”的。
有時她沒空到樓下信箱看是否有來信,而那個男住客也會“剛巧”替她拿上來。
女人的第六感告訴祖兒,這男住客看待她并不只是“鄰居”這么簡單。也許,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虛榮,雖然是已婚,但只要自己不越雷池,她也頗享受異性對她的這些特殊待遇。因為是已婚,她并沒有刻意打聽對方的職業、家庭狀況等,所以也沒有把自身的狀況告訴他。
學校的假期到了,祖兒把孩子從家鄉接過來一起住,想不到,孩子來的第一個夜晚就停電了。
那是晚上八時許,外面下著大雨,兩人窩在溫暖的家里,正快樂地在看電視節目的當兒,突然,眼前一黑,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在孩子的驚叫聲中,祖兒只得安慰說:“別怕,沒事的!”接著,她就到房里去找手電筒,心急且在一片漆黑中,竟不小心被地毯絆了一跤,一陣“嘩嘩”聲,又讓孩子驚喊起來!
她忍住身上的痛,好不容易才找到手電筒,手忙腳亂找了張椅子,爬上電表處看看是否跳閘,雖然她對電不是太懂,但也略知如果電力過耗或響雷都可能導致跳閘,只要把電掣扳下來就行了。
可是,這次停電卻不是這個原因,難道是整座公寓停電?祖兒忙往公寓其他窗戶看去,別處都有電啊!證明只是她家沒有電,而且原因不明。
由于是星期天,社區管理處休息,她求助無門,最后只能冒雨跑到大門處向傳達員求助,傳達員卻表示不懂電工,而且不能擅離崗位,叫她找別人幫忙。她只好先回到漆黑的家。
孩子怕黑,挨前挨后的跟著她進進出出,連走路都不順,外面又雷聲隆隆,時有閃電,把客廳的家俱照得影子晃動,三歲的女兒嚇得哭了起來,吵著要她抱。
手上抱著的女兒又重,且哭聲令人煩躁,她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流了滿頰的淚,氣起來喝斥女兒,結果女兒的哭聲反而更大了。
在彷徨無助時,她想到隔壁的男住客,如見救星似的忙過去敲門,不幸的是他卻不在家。祖兒沮喪地在漆黑的家里踱來踱去,最后,還是打手機給他。當初,男住客把手機號碼給她時,她心想,是絕不可能用到的,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一個已婚少婦,沒有必要隨時打電話給他吧?不想如今竟然用上了。
電話接通,那名男住客原本正在朋友家,一聽說她需要幫忙,竟馬上飛車回來,而且還是冒著大雨哩!
祖兒原本叫他辦完正事才回,不必著急,他竟說沒關系,而且還說是他的榮幸,令祖兒心生感激又很不好意思。在這座大城市里,在她求助無門的時刻,竟能遇到這樣的好鄰居,令祖兒倍感溫暖。
看他渾身濕淋淋地出現在家門口時,祖兒竟有種喜極而泣的感覺,只見他拿著強力電筒,在電表上檢查了很久,原來是里面有灰塵,把電路阻塞了。突然眼前一亮,電力恢復了,頓時家里一片光明,孩子與她都歡呼起來!
這時,男住客才發覺屋里多了名小孩,一臉疑惑地問她,祖兒才告之是自己的女兒,來這里小住的。
“哦!原來你已結了婚……”他喃喃地說。
祖兒感激地留他在家喝茶,但是,男住客不知怎的,竟收起笑臉,并告訴祖兒說:“很巧,我的職業是電工,今天是假期又是晚上,我又是冒雨來為你修電的,看在鄰居份上,只收你三十元吧!”
原來如此!祖兒有點無奈,也有點釋然,給了他人工費。她知道,先前的那些“特殊待遇”今后不會再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