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出門之前,是習慣照照鏡子的,卻發現平日里慣穿的休閑外套、牛仔褲有點不合適了,想了想,我換了件珍珠白的中式絨襖,又拎了只黑底繡花的綢布包。
我是第一次來到大光明書場,剛踏上樓梯,就聞到了一絲懷舊的氣息,心也隨之有點恍然了。書客們的年齡都是偏中老年的,自帶些小吃,耳邊常響起磕瓜子的聲音,細碎得好聽,桌上升起絲絲縷縷的熱氣,那是書場免費提供的茶水,用白底藍花杯盛著,想喝多少就可以喝多少。書臺和椅子都蓋著藍底繡水紅色荷花的布罩,兩旁掛著一副聯:“論古談今誨人以規、良言醒世寓教于樂”,說書的是一位容貌秀麗的女子,穿著一件紅底銀絲空心玫瑰小襖,玉色手腕上戴了只翡翠鐲子,舉手之間可謂柔蔥蘸雪,這段說的是孟麗君女扮男裝,卻恰逢心上人皇甫少華迎娶新人,因種種誤會糾纏,兩人無法相認,矛盾痛苦中,孟麗君有段獨白,只見她拿起桌上牡丹頭琵琶,唱起了揚州彈詞,既情意綿綿又柔腸寸斷,叫人心醉又心碎。下半場竟然是李信堂先生登場,旁邊老書客笑著對我說:“你是有福的,能聽到李信堂的書,他可是藝術大家呀,從藝已有60年了。”我嚇得一吐舌頭,60年,那還了得呀。李信堂穿件米白色的大褂,雖有70多歲,卻行動敏捷,走過我身邊,帶來一陣清風,竟然吹動了我幾縷鬢發。先說的是現代評話《闖關》,在我的印象里,評話說的似乎都是古代的事情。聽老書客介紹,這個現代評話可是李先生自創的新故事,無論是說詞還是動作,李先生都活靈活現地表現了正反人物各自的身份和個性,一人演多角,堪比《口技》中的境界了。后來又說武松景陽崗打虎一段,武松吃下了酒,打起了瞌睡,李先生擺了個橫臥青石的睡姿,呼呼地打起鼾來,那呼嚕打得真叫香呀,聽得那位老書客居然也輕輕地打起盹來。忽然一聲虎嘯從李先生口中發出,頓時我渾身寒意,瞌睡的老書客立刻驚醒,只見李先生的眼睛瞪得又圓又凌厲,好像真能把人吃下去一般,書場里那是一個靜呀,連喝水聲都沒了。待說到武松一躍而起,把老虎打得雙眼血淋時,更是叫人心里一個痛快!書場里一片叫好聲,有人還跟著揮了揮拳頭,再一細想覺得不雅,方才停住。
我真遺憾自己與揚州評話失之交臂那么久。現代的快節奏社會,時尚淹沒著每一個年輕人,可時尚卻不能代替生活的真味。只聽那紫檀止語一拍,便是另一個世界了,任憑清茶的香彌漫著小小的空間,花生米的香充盈著彼此之間,卻是相逢不識也可以相視一笑的,自己儼然可以成為其中的人物,承受那一場場的離合,是桃花遮住了柳葉眉,抑或胭脂淚濕了綠羅裙?或者,做個看客吧,看風云變幻情海翻波一幕幕的驚心,聽臭豆腐的擔子一陣吆喝一路走混著桂子的香,直到那句“且聽下回分解”才突然還了魂。最難得,不就是這淺醉閑眠時嗎?這是一種何等令我迷醉的境界呀。我想這樣珍貴的動人心弦的藝術,是絕不能辜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