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捐贈是美國私立高校迅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經濟來源,因而歷來受到美國高校的重視。美國教育資助委員會發布的相關統計結果顯示,近年來,斯坦福大學的籌款業績卓著。2005年,在美國高校年度籌款排行榜中,斯坦福大學以6.036億美元的成績位居榜首,超越了歷年的籌款冠軍哈佛大學。2006年,斯坦福大學再次以9.112億美元的成績傲視群雄,不僅創造了美國單所大學的年度籌款紀錄,更是比排名第二的哈佛大學(5.949億美元)高出3億多美元。與年度籌款增長相對應的,是斯坦福大學基金總額的快速增長。1996年,斯坦福大學的基金總額為38億美元,在全美高校中排名第五。而到了2006年,斯坦福大學的基金總額已達140億美元,10年的時間增長了近3倍,在全美高校中的排名也上升到第三。
自1996年以來,斯坦福大學先后有兩次籌款高峰,分別在2000年和2006年。正是在這兩個年份,斯坦福大學相繼啟動了兩次為期5年的大規模募捐運動。第一次是2000年10月發起的“本科教育行動”,第二次是2006年12月對外宣布的“斯坦福挑戰計劃”。這兩項運動的成功開展,是斯坦福大學籌款事業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本科教育行動”與“斯坦福挑戰計劃”
“本科教育行動”的緣起是斯坦福大學于1994年啟動的本科生教育改革。這次改革,斯坦福大學重新思考和定位了自己的本科生教育,其核心理念是“作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斯坦福應該為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研究資源”,具體措施包括舉辦新生學術討論會、設立暑期研究學院和大二學生學院等。一些試點項目,如針對本科生的學術討論會,在1955屆校友Bing氏夫婦的資助下順利啟動,在師生中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但是,這些捐贈都是一次性的,在指定時間內用完后不一定能夠得到及時補充,無法保證項目的可持續性。于是,2000年10月,斯坦福第10屆校長John Hennessy以其就職典禮為契機,啟動了“本科教育行動”,目標是在5年時間內籌集10億美元,為本科生教育提供長期的資金保障。
此次募捐行動的目標群體鎖定為斯坦福的本科生校友以及正在就讀的本科生的家長。如預期所料,對本科教育的關注以及改革項目的創新性引起了他們的捐贈興趣,到2005年底項目截止時,籌集的款項超過11億美元,斯坦福的本科教育改革因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僅以獎學金為例,截至2006年,斯坦福大學新增加了300個基于需求的獎學金和103個運動員獎學金,在此基礎上,斯坦福大學宣布了新的本科生資助政策,其中,家庭年收入在4.5萬美元以下的學生免除全部學費,家庭年收入在4.5萬美元到6萬美元的學生可減免一半學費。
“本科教育行動”的巨大成功使斯坦福大學將目光投向了更高更遠的方向。2006年12月,斯坦福對外宣布了一項目標總額達43億美元的大規模募捐運動——“斯坦福挑戰計劃”,創造了美國教育史上迄今為止最高的募捐目標。其目的在于“為本世紀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尋求解決之道,為未來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的新型領袖”。
今天,除傳統意義上的戰爭之外,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環境污染、自然災害、傳染性疾病等問題日益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社會的安全和發展。在美國國內,近些年飽受爭議的基礎教育也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在這種形勢下,注重多項前沿課題研究的“斯坦福挑戰計劃”再次得到了捐贈人的青睞。2007年11月3日,距離計劃啟動還不到一年,“斯坦福挑戰計劃”已經接受30多萬筆捐贈,捐贈款累計超過30.35億美元,接近目標金額的75%。
斯坦福大學籌款的成功經驗
“本科教育行動”和“斯坦福挑戰計劃”兩項大規模籌款運動的成功開展為斯坦福大學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和經濟資助,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I款工作的整體水平和顯著業績。斯坦福大學籌款工作大獲成功主要源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籌款計劃的前瞻性和創新性。上述兩次大規模的籌款運動都著眼于斯坦福大學的長遠發展目標,而不是為了應付學校當前面臨的財政困難。這正是決定高等教育籌款能否成功的首要因素。正如斯坦福大學校董會發展委員會主席Bill Landreth所言:“斯坦福大學在多個項目中所表現出的始終如一的遠見,是我們開展籌款運動的最大優勢——人們關心斯坦福的發展,但他們更想讓自己的投資物有所值。”
此外,籌款項目的創新性也是吸引捐贈者關注的重要因素。作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斯坦福通過“本科教育行動”再次喚起了同類大學對本科生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重視,繼斯坦福之后,哈佛、普林斯頓、耶魯等著名學府,也紛紛開始檢視自己的本科教育系統。而“斯坦福挑戰計劃”主要關注全球性突出問題,其工作具有很強的開拓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大學的社會責任。
二是精心的策劃準備。斯坦福大學兩次大規?;I款運動均為期5年,指的是項目公開宣布之后的5年,屬于籌款運動的公開期。而在公開期之前,還有2年的籌備期和4年左右的策劃期。以“斯坦福挑戰計劃”為例,此項計劃萌芽于2000年1O月由教務長John Etchemendy領導的大學需求評估,通過這次評估,斯坦福明確了要加強在生物科學、環境和國際問題等領域的研究。2004年1O月,斯坦福校董會原則上同意啟動一次大規模的募捐運動,并成立了籌款執行委員會。之后2年的時間里,執行委員會通過組建籌款指導委員會。組織募捐運動討論會等方式,充分了解校友、家長和朋友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形成了“斯坦福挑戰計劃”的籌款主題。
充分的調研論證、精心的策劃準備和大規模的宣傳推廣為募捐運動贏得了大量的前期捐贈,“斯坦福挑戰計劃”在公開時已經獲得21.9億美元的捐贈,超過了既定目標的一半;而之前的“本科教育行動”在公開時則已籌集到4.25億美元的捐贈,完成了既定目標的42.5%。這為后來的募捐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是強有力的志愿者領導。斯坦福大學大規模募捐運動的籌款委員會主席由校長擔任,聯合主席則由熱心學校發展的校友、校董或者學生家長擔任。如“本科教育行動”委員會的聯合主席由5對長期支持斯坦福發展的本科生校友夫婦擔任,包括上面提到過的Bing氏夫婦和雅虎合伙創始人楊致遠夫婦?!八固垢L魬鹩媱潯钡膱绦形瘑T會中除校長和負責發展的兩名副校長外,其余7人中有6位校友、1位家長,都是為斯坦福志愿工作過十年以上的熱心人士。他們通常都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了非凡成就,在憑借自己的威望和影響力推進運動的同時,也積極參與捐贈。如“本科教育行動”先期獲得的4.25億美元中的2億美元就由5對聯合主席捐贈。
四是校友的積極參與。據統計,在2006財政年度,共有72118位捐贈人向斯坦福捐贈,本科生校友參與捐贈的比率接近40%,遠遠高于美國高校本科生校友的平均捐贈率14.6%。其中專門用于支持本科生教育的斯坦?;鹬饕獊碓从谛S训闹鼐劬栀?。
每年1O月,斯坦福為畢業年限為5的倍數的年級,即畢業滿5年、1O年、15年直至70年的校友舉辦畢業重聚活動?;顒右话愠掷m3-4天,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以及校友會細心周到的組織吸引了眾多校友返校。2007年,參加重聚活動的校友及其親友共計9000余人。如此盛大的重聚活動一方面增進了校友和母校之間的情感聯系,另一方面也是促使校友向母校捐贈的重要時機。據統計,每年的重聚活動都會為斯坦福基金籌集幾百萬美元,每個參加重聚的班級中有近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校友參與捐贈。
五是等額捐贈政策的鼓勵。等額捐贈政策在吸引大額捐贈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01年5月,斯坦福校友、惠普公司創始人William R.Hewlett成立的Hewlett基金會向斯坦福宣布了總額為4億美元的捐贈計劃,其中1億美元用于“本科教育行動”,3億美元在斯坦福文理學院設立了名為“Hewlett挑戰計劃”的等額捐贈基金。在這筆等額捐贈的鼓勵下,斯坦福文理學院在3年的時間里獲得了超過1億美元的捐贈。
斯坦福還十分注重培養在校生以及年輕校友的捐贈傳統,考慮到他們的經濟收入,學校往往會設立等額捐贈計劃予以鼓勵。比如2002年的畢業捐贈號召每個畢業生為斯坦福基金捐贈至少20美元,每筆20美元以上的捐贈將得到校友Peter Bing雙倍金額的配比以及家長顧問委員會的等額配比。“斯坦福挑戰計劃”則利用1937屆校友Susanna Atwell的遺產捐贈,設立了Atwell等額捐贈基金,用于鼓勵畢業不滿1O年的年輕校友和在校生的年度捐贈。
六是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校長的領導作用。談起斯坦福大學,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硅谷。在硅谷的發展歷史中,斯坦福大學起了特殊的作用,斯坦福師生創辦了惠普、思科、SUN、Yahoo、Google等著名企業,斯坦福也被譽為硅谷的“心臟”。此外,斯坦福現任校長John Hennessy本人就是一位計算機領域專家,被稱為“RISC(精簡指令集計算機)之父”;他曾經兩次保留了教授席位去參與創辦高科技企業,在企業度過了種子期和初創期之后,又回校任教。
因為與斯坦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些硅谷精英和新秀在獲得成功后便不時地為母校注入大量的資金。在近年來向斯坦福進行捐贈的高科技企業中,除上面提到的雅虎合伙創始人楊致遠以及Hewlett基金會,還有思科、SAP等企業的創始人。而在2001年Hewlett基金會捐贈4億美元之前,惠普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和他們的家族基金會給斯坦福的捐贈已超過3億美元,為斯坦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斯坦福大學籌款工作對中國高?;I款工作的啟示
斯坦福大學在籌款工作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深思。近些年來,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捐贈開始成為高校經費的一個重要來源。為此,各高校紛紛成立基金會、校友會或發展委員會等專職或兼職機構,從事捐贈募集工作,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但是,與美國大學的籌款工作相比,中國高校的教育捐贈仍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缺少主動策劃、積極募捐的意識,捐贈類型、募捐方式比較單一,專業專職的管理人員缺乏等。通過對斯坦福大學近年籌款工作的研究,筆者認為,國內高校的籌款工作還應著重進行以下幾方面的開拓和完善。
一是建立并完善全?;I款機制,將籌款工作納入高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籌款是一項系統工程,單憑一個機構之力無法實現,需要動員全校的力量。以斯坦福大學為例,其籌款工作由一位副校長專職負責,他和校長、教務長以及院長們緊密合作,制定出大學的籌款需求,并協助校長規劃、協調和管理給大學的捐贈。大學發展辦公室負責全校的籌款工作,同時各院系也都有自己的發展辦公室,學校和院系之間以及各個院系之間在籌款方面互相合作,較大額度的捐贈則統一由該副校長管理協調。
二是培育新型的捐贈人關系,從服務關系向伙伴關系發展。通過校董會、各個學院的顧問委員會以及歷次大規模募捐活動的委員會等平臺,斯坦福使那些關心學校發展的校友和朋友能夠真正參與到大學的發展中來,從而培養了大批的長期捐贈者。因此,除了做好捐贈人的接待和服務工作,我們還應該與捐贈人建立起一種雙贏的“伙伴”關系。
三是開拓捐款的途徑,促使捐贈類型和方式多樣化。目前我們的募捐方式仍然比較原始,一般僅限于現金、有價證券和實物,缺乏多樣性。由于文化及政策的不同,國外大學中比較常見的遺產捐贈、聯營收益基金、慈善養老基金捐贈等計劃捐贈可能暫時還無法實現,但是像等額捐贈等方式應該可以逐漸嘗試。
四是注重人員培訓,建立起一支專業的籌款隊伍。判斷一個非營利組織是否成熟,是否注重人員的培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在美國,籌集辦學資金已成為公認的一種專業活動,它們在籌集資金方面的研究內容涉及如何建立信用、如何選擇籌資運作的模式、如何確定籌資戰略、如何使用籌資專家等。中國高校的基金會應該逐步加強對人員的培訓,使籌款工作向科學、有效、專業、規范的方向發展。
五是推動校友工作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目前國內很多高校的校友工作已經開展得有聲有色,比如普遍創建了校友通訊、校友網,部分高校還為校友提供了校友郵箱,并與銀行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但與斯坦福大學成熟細致的工作相比,我們的校友工作仍需進一步完善。此外,在組織校友聚會時,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讓校友能夠在精神和知識方面得到更高層次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