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Google只是通訊業界的過江新兵,但G1所代表的開放與共享等維基精神已動搖了移動通訊的江山格局
Google生來就是個敢于挑戰的公司。從成立之初的賣搜索技術,到后來的Google Adwords廣告模式,它的每一步在給全世界的“網絡沖浪”帶來新鮮體驗和便利的同時,也賺取了資本市場豐厚的回報。現在,Google的移動互聯網之夢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9月23日,在來自全球的聚光燈下,第一款GPhone手機在紐約正式亮相。Gphone并不是指Google生產的手機,而是泛指以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統為內核的智能手機。該款全稱為“HTC DREAM G1”的手機被命名為“夢想”。

G1代表的正是Google這個年輕巨人號令江湖的“夢想”。全球40億手機用戶的巨額市場一直深深地吸引著Google。但互聯網如何與移動通訊實現“混搭”進而染指這個市場,此前雖有企業嘗試,但商業模式一直不成熟。Google一直希望智能手機作為其介入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和導入廣告營銷贏利模式的終端,但因不同的操作系統和系統兼容性問題,以及運營商對手機入網的嚴格控制,智能手機的開發成本一直居高不下,高昂的價格導致其市場占有率相當低。
作為網絡世界“自由、開放、共享”的“維基(WiKi)精神領袖”和成功的線上廣告營銷商,Google顯然明白“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城”,它的移動互聯網之夢能否順利實現,取決于整個移動產業鏈的銜接狀況。
于是在產業鏈上游,Google一直明推暗助促進“網絡開放”。雖然Google不是美國700MHZ頻道C波段的中標者,但在競拍前,Google的四大條件(中標者向手機用戶提供應用及設備,向移動運營商提供批發服務,向內容提供商開放網絡)得到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通過。盡管不情愿,C波段的中標者Verizon也不得不向Google開放網絡。
而在產業鏈的下游,正是在Google的推動下,全球34家手機產業巨頭聯合組成了開放手機聯盟,這其中包括有手機制造商、運營商、軟件制造商和芯片制造商。中國移動也加入了該聯盟。聯盟共同開發名為Android的開放源代碼的移動操作系統,其目標是把手機打造成功能強大的便攜式電腦。
首次亮相的HTC DREAM G1手機的側滑蓋QWERTY鍵盤設計,的確給人以迷你電腦的感覺。 G1除支持3G網絡,亦具有GSM/GPRS/EDGE/WCDMA/HSDPA/HSUPA網絡及WLAN無線局域網接入功能。在發布會上,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更是公開表示:“這就像是我們幾年前所用的電腦。”
除開背部顯著的“Google”Logo之外,G1的軟件系統也有著強烈的“Google”特色。它所使用的瀏覽器名為Chrome Lite,與Google剛剛推出的Chrome享用同樣的源代碼。相比其他智能手機,G1的體積較小、速度更快。從功能上,G1除可以讀Word、Excel和Powerpoint以及支持MSN等傳統智能手機應用外,其電子地圖軟件不僅可以查看交通圖、衛星圖,而且還能顯示最新的Street View街景圖。“Street View”功能允許用戶在Google Maps上瀏覽街道的實景圖片,也支持指南針模式,屏幕地圖會隨著用戶的方位做轉動。
像蘋果一樣,Google也有自己的應用軟件商店——Android market。第三方軟件商可以在該市場自由地發布軟件,供G1的使用者去那里下載各自喜歡的軟件,讓手機更加個性化。
按照計劃,G1手機將于10月22日在全球22個地區發行。因為沒有入網許可證,它還不能在中國銷售。但有消息稱,水貨G1在國內的售價將會在4000元人民幣左右。
據臺灣媒體報道,中國移動因為OMS平臺開放的延遲,將會推遲到2009年第二季度才能推出OMS手機。而作為替代方案,中國移動很可能與宏達電(HTC DREAM G1的硬件制造商)合作,于今年年度推出基于Android平臺的手機。宏達也正計劃在內地成立一家子公司,與中國移動聯合推廣Android手機。
盡管Google不過是通訊業界的過江新兵,但它過于輝煌的歷史和由G1掀起的全球關注熱潮,自然讓傳統的手機制造巨頭不敢掉以輕心。摩托羅拉已經組建了Android手機開發團隊。三星和LG也正在積極籌備各自品牌基于Android操作平臺的GPhone面市,他們表示會在2009年第三季度推出相關產品。
這正是Google所期望的大場面。“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用戶通過手機上網,不管是用GPhone、iPhone還是其他智能手機。”謝爾蓋·布林在接受采訪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