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穩步推進國內核電建設的同時,要加快對上游資源的控制,搶占未來全球鈾礦資源及其定價的話語權,免受類似鐵礦石談判那樣受制于人的痛苦
隨著世界范圍內核電項目的復蘇,尤其是像中國這樣快速發展的大國對核電的渴求,世界礦石巨頭們繼鐵礦石之后,把目光又盯在了鈾礦資源上。中國需要當心,在未來核電發展中對鈾資源的需求或將面臨類似于鐵礦石那樣明目張膽的價格欺詐。
國慶節前夕,世界鐵礦石巨頭之一的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表示,由于中國核電項目開發的潛力巨大,公司認為未來幾十年內向中國提供鈾礦資源的市場前景樂觀。過去幾年中,該公司在對華鐵礦石貿易中利用壟斷價格賺得不亦樂乎。
外界都熟知必和必拓與巴西淡水河谷控制著全球幾乎80%的鐵礦石貿易,卻很少知道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的奧林匹克壩礦(Olympic Dam)是世界上已探明儲量最大的鈾礦。公開資料也顯示,澳大利亞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金屬鈾出口國,可低成本開采的已探明鈾儲量約占世界的41%,其三座鈾礦目前的開采量約占全世界總產量的24%。
過去幾十年里,由于全球核電建設處于低谷,鈾資源開發和貿易也很是清淡。但隨著全球環境生態壓力的進一步增大,以及國際化石能源價格的不斷飆升,核電這種清潔能源重又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很多一直對核電嚴格控制的國家也開始放開本國核電項目,美國、法國、日本和俄羅斯等能源需求大國更紛紛加速建設第三代核電項目。
在全球核電建設復蘇大環境中,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2007年國務院正式批準的《國家核電發展專題規劃(2005—2020年)》計劃到2020年,中國爭取將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從目前的906.8萬千瓦提高到4000萬千瓦,核電占全部電力裝機容量的比重從現在的不到2%提高到4%,預計15年投資總額將達到4500億元。
事實上,中國已經掀起了一場比該計劃更為宏大的核電建設狂潮。2007年,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核準的13個核電站廠址,建設規模總和達5946萬千瓦。2008年,獲得批復以及待批復的核電項目總和達7000萬千瓦。這意味著在中國在建以及準備建設的核電站規模總和達到1.3億千瓦。
全球核電復蘇和中國核電狂潮,自然極大推高了國際價格——目前的鈾資源漲價很快,現在的價格已是幾年前的十多倍。對鈾礦資源的爭奪也空前激烈起來。法國阿海琺(Areva)已經成功收購了加拿大鈾礦勘探公司UraMin,此外該公司從去年就開始與尼日爾談判擴大開采權事宜;東芝也在去年宣布取得哈薩克斯坦的鈾開采權。
中國屬于貧鈾國家,此前中國主要從哈薩克斯坦和加拿大進口鈾原料以滿足國內核反應堆的燃料需求。即使按照2020年核電發展規劃中的3600—4000萬千瓦的發電能力測算,到時中國年需要的金屬鈾將達到 6000—7000噸。雖然最新勘探顯示中國有新的鈾礦儲量,但短期內中國還必須大量從國外進口鈾礦。按照有關部門制定的戰略,未來中國需要的鈾礦資源中,1/3國內供應,1/3國外找礦,1/3依靠進口。顯然,中國鈾資源需求的對外依存度高達66%以上,這必將成為中國核電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之一。
目前,中核集團等國內公司雖然也正在加速搶占鈾資源,但步伐已然顯得緩慢。很多業內人士擔憂,隨著全球對鈾原料的爭奪日趨激烈,鈾資源價格會繼續大幅攀升。中國在推進國內核電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快對上游資源的控制,搶占未來全球鈾礦資源及其定價的話語權,免受類似鐵礦石談判那樣受制于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