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IPO讓困頓中的華爾街呈現出一點光亮
3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見證了由Visa創造的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IPO,融資規模達到178.6億美元。這個成績猶如黑夜中的一束光線,讓受次貸危機影響而倍顯疲軟的華爾街顯露出一點生機。
在次貸危機的影響下,全球IPO市場正在經歷急劇衰退。據湯姆森金融公司數據顯示,2008年頭兩個月,全球共有61宗IPO擱置,而且因為市況欠佳,92宗IPO共籌資122億美元,為2003年以來同期最低。在歐盟、中東和非洲地區,IPO發行規模下降了82%。而今年以來,美國在全球IPO總額中僅占7%,去年同期該比例達33%。

“市場現在正需要一劑強心針。”股票交易員摩瑞爾說。Visa此次融資規模創下歷史記錄,幾乎相當于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兩起IPO規模之和(ATT106億美元,卡夫食品87億美元)。摩根大通在Visa的IPO中至少賺取了13.6億美元,因此得到了足夠的資金收購貝爾斯登。記者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獲得的資料還顯示,從此次IPO中獲益的金融機構還有不少,包括美國銀行賺得6.753億美元,花旗集團賺得3.24億美元,美國合眾銀行賺得2.987億美元,富國銀行賺2.95億美元。
此前在Visa決定上市時,西方媒體紛紛以“反常現象(anomaly)”、“豪賭(gamble)”、“罕見(rare)”、“充滿挑戰(challenging)”等詞匯來形容。“在這樣弱勢的情勢中,VISA可以說是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美國私募基金人士BrainLiu表示。
VISA的特殊模式和行業表現,為這次成功的IPO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先,Visa公司的業務形式使其受次貸危機的沖擊較小。與萬事達(MasterCard)一樣,Visa也主要依靠從發卡銀行和刷卡商戶收取手續費,而不直接向持卡客戶貸款。其次,Visa在美國銀行卡市場占有最大的份額,2006年占據美國信用卡市場的44%,借記卡市場的48%,其全球總交易量是最大競爭對手萬事達卡的將近兩倍。而兩年前萬事達通過IPO籌得23.9億美元,迄今股價增長了5倍,3月18日收盤價為210.25美元。過去幾個季度,萬事達一直保持著低風險和10%以上的增長。
作為美國四大發卡機構中最晚上市的一家,自去年6月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文件以來,Visa已經計劃好在今年首發募資,無故延遲顯然會導致負面猜測。好在Visa的IPO恰逢美聯儲降息和美股大幅反彈之時。3月18日,美聯儲宣布下調聯邦基金利率和貼現率各0.75個百分點,聯邦基金利率降至三年來最低。降息消息推動美國股市當日出現大幅反彈,三大指數漲幅均超過3.5%。這為VisaIPO的成功孕育了一個小環境。
但一些分析師提醒到,Visa上市后的風險仍然很不確定。“相對于萬事達39美元的發行價,44美元還是比較激進的。”數據分析公司Nilson在一份報告中說,“兩年之后,還期待Visa有如此好的表現則不大現實。”
“中小投資者愿意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買單嗎?”BrainLiu也反問到。以消費為主要經濟增長動力的美國市場正盡顯疲態,因此很多市場人士對Visa的持續贏利能力持謹慎態度。根據美國證監會的文件,Visa99%的收益來自于信用卡服務和能夠有效防止違約的現金支付處理業務。不過可以部分反駁這種質疑的是,VISA現金處理業務量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趨勢下還是得到了提升。
Visa面臨的另一大風險則是信用卡類公司都要應付的無休止訴訟。Visa公告宣稱:“截至去年9月30日,Visa在52億美元的收入中,有8.61億美元的損失來自法律訴訟費。”此前為了上市,Visa不得不同意支付22.5億美元與美國運通公司就2004年的反壟斷官司達成和解。在這次IPO的收益中,Visa也宣布拿出30億美元以備訴訟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