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泳 管理學者,作家
集合了分權與集權優點的混合式組織是最棒的。純粹的海星式組織非常難以創造收入,而混合式組織一方面擁有分權化組織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方面,它具備了集權化組織的結構、控制和贏利能力
美國的奧瑞·布萊福曼和羅德·貝克斯特朗在《海星模式》一書中,極富想象力地描述了在信息化時代,“海星”大軍的優勢生存模式。
如果砍掉一只蜘蛛的腦袋,毫無疑問它會死亡;但是砍掉海星的一條腿,它卻還會長出一條新腿,就連那只砍掉的腿也會長成一個全新的海星。把這兩個動物的比喻延伸到組織上,所有的組織都可以分成兩類: 傳統意義上自上而下的組織模式就像蜘蛛,然而現在正在改變著企業和世界面貌的,卻是海星型的組織模式。

在海星式組織里,不存在一個等級金字塔,也沒有一個掌控一切的人。它不依賴于一個總部,因為這種組織不會永遠待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權力于其中是完全分散的,每個成員都具有和其他人一樣的知識和權力。
正如海星的主要器官遍布每一個肢節,在一個分權化組織里,每個人都可以做任何事情。分權化組織的任何一部分都像海星的一條腿:它不必向任何一位領導匯報任何事情,它只需自己向自己負責;每個人做的每件事情都屬于分內事情;由于每個單元都是完全自治的,因而,即使砍掉了一部分,整個組織通常仍會良好運作,而被砍掉的部分可能會長出一個完整的新組織。
分權化組織難以定型,總是充滿流動性。因為在分權化組織中,權力和知識是完全分散的,個體單位能很迅速地對內外部力量做出反應,這些力量總是在不斷地擴散、成長、收縮、轉變、死亡、再出現。想一想互聯網:每天會出現上千個新網站,同時也會有數不清的網站關閉。
走在時代前沿的互聯網已經正在成為孕育無領袖組織的溫床。微軟沉下去,Google浮上來。正在發生的故事是“海星大軍”涌來,他們改變社會和組織的面貌,在網絡科技的推波助瀾下,成為不可小覷的新勢力。從eBay到Skype再到Craiglist,一些出類拔萃的人物正在催化和推動一場意義非凡的轉移——從科層制到群體的智慧的轉移,我們的生活、文化和經濟適應分權化的重要性已經迫在眉睫。
為了明了分權化的影響,我們不妨回到管理學的童年來認識一下。1943年,通用汽車委托彼得·德魯克來研究分析自己的公司,對那個時代的人而言,管理學尚屬一個完全陌生的想法。然而,當德魯克寫成那部劃時代的著作——《公司的概念》時,通用汽車勃然大怒,公司管理高層把這本書視為對公司的全然徹底的背叛。
德魯克到底背叛了通用汽車什么?原來他建議,為了進一步從已有的分權化中獲益,通用汽車應該改變自己的戰略,變得更加分權化。通用汽車的反應是:我們為什么要改變?我們現在的模式不是很好嗎?你怎么敢隨便胡說八道呢?然而,日本企業界對德魯克的態度卻與通用汽車截然相反。他們對德魯克的理論認真學習和吸收。德魯克后來回憶道:“我告訴他們,如果希望一切從根本上運行良好,信息流動、交流溝通應該從下到上有通暢的渠道;我告訴他們,管理高層并不是意味著等級地位和特權,而是意味著職責和責任。”
多年以來,日本企業不斷地改革創新,然而像通用汽車這樣的公司仍然固守著傳統的指令控制型管理模式。豐田公司的汽車生產裝配線與通用汽車完全不同。在豐田,每一個員工都隸屬于一個工作團隊,并且每一個成員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都有很高程度的自主權,工人有權停下生產線,整個團隊會仔細地研究發生了什么狀況,不斷努力地改進整個生產流程;公司會經常鼓勵這些一線工人提出改進生產的建議,而后會對他們給出的每一個建議進行實驗。
當然,我不會理想主義到聲稱豐田已經成了一個沒有領導的海星式組織,然而,它對分權與集權的最佳平衡的不懈追求,可以看作豐田公司一直在海星系統和蜘蛛系統間尋求著理想的平衡。
盡管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對海星式組織大唱贊歌,但需要提醒的是,由于轉型期的慣性力量,我們的時代依舊是蜘蛛和海星并存的社會,可能蜘蛛和海星的混合思維是對現行環境的最佳適應。就組織而言,集合分權與集權優點的混合式組織是最棒的。純粹的海星式組織非常難以創造收入,更遑論獲利。而混合式組織一方面擁有分權化組織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方面,它具備了集權化組織的結構、控制和贏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