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腦袋后面扎著的那條細細的馬尾辮,你或許很難把謝英俊與一名臺灣知名建筑師聯系在一起。這個“無聊男子”從“9·21”臺灣大地震后幫助邵族重建他們的家園起,就走上了一條讓很多人不能理解的道路。
我們采訪謝英俊,因為他獨特的建筑理念,以及趕赴四川災區幫助災民重建的經歷,第三建筑工作室北京站的聯系人劉震先生告訴我們,因為居無定所,他也常常難聯系到本人。這個拋家棄業、居無定所的男人,只為幫助弱勢群體建起一座便宜舒適的房子,這讓很多人覺得不理解,也產生過很多的誤解。
永續建筑,協力造屋
從1999年開始,謝英俊用了九年時間幫助臺灣“9·21”大地震后失去家園的邵族人重建,他甚至把他的第三工作室也搬去了那里。他的“永續建筑,協力造屋”理念不僅重建了邵族人的房子,還重建了整個邵族的文化,有人稱為“人文奇跡”。房屋的材料就地取材,用輕鋼和本地隨處可見的竹子、木頭、泥土蓋房子,這樣的房子既通風又抗震,而且造價低廉。而整個重建過程中,除了設計,其他的工作都由本地人和義工親自參與。這樣的做法,即保護了邵族聚居地的生態環境,也讓整個邵族文化獲得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增強了族人的凝聚力。
他造的房子,根據當地的自然和人文特點設計,就地取材,甚至可以用舊房子上拆下來的木頭,即使將來拆除,也不會像鋼筋水泥一樣留下一堆的建筑垃圾,那些材料仍然可以被繼續使用?!暗卣鸷?,看到一貧如洗的災民,我對自己曾經想過的問題,更有個明確答案,我絕對不為他們蓋那些花好幾百萬的水泥房子。”謝英俊那時的思考讓他走上了這條永續建筑之路。

而協力造屋的做法讓人們參與到自己的房屋建設中去,可以節省一部分建筑費用,在災區還可以為當地災民提供就業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到重建中,而不是讓政府包辦。他帶出來的建筑隊都是普通的農民,有時候會有義工加入進來,加上屋主和村民,就可以搞定一所房子。
謝英俊先后為河北翟城的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和蘭考當地農民建造房子,也曾赴海嘯后的印尼幫助災民重建。他在晏陽初建的地球屋001、002號分別采用木和輕鋼材料為框架,先將梁柱支架咬合在一起再填充墻體。采用框架結構的好處是能夠抗震,再加上將屋頂和樓板都輕量化,據說這樣的房子8級地震都不會倒。他更喜歡木結構的0C1號,因為將木頭放在屋子里是吸收二氧化碳很好的方式。有些人批評他這樣可能會導致濫伐樹木,他說一些木材比如松樹長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吸收二氧化碳了,而只有當木材轉化成了經濟來源人們才會有種樹的積極性,這反而會保護樹木。
這種有沼氣池、有太陽能、有獨立廚衛的住宅設計讓很多農村人有可能得到夢想中的舒適,更重要的是,造價甚至可以壓縮到2萬多元。
重建,是一種對未來的想象
汶川地震后,謝英俊就去了災區調研勘測,開始幫助災區重建,社會上也開始為他的重建計劃募捐,京城文化人張立憲的《讀庫》也設立了專門的捐款帳戶。
當你坐火車在中國的土地上長時間旅行,將會看到兀立在土地上單調而缺乏想象力的民居。以磚塊、水泥為建筑材料貼著白色瓷磚的這些房子,有些或許是因為再也沒錢繼續下去而露出污紅的磚塊。城市人抱怨這些房子讓他們失去了人們于詩詞歌賦中所體會到的對鄉村的美麗想象,然而諷刺的是,這些民居恰恰是農民羨慕城市光鮮的外表而窮盡積蓄營造起來的居所。
謝英俊在接受采訪時說:“蓋房子是百年大計,要有一百年的眼光。災難也是一個機會,重建就是在呈現我們這一代人對未來的想象和結果。”讓民居找回自己的特色,重建是一個機會。這與謝英俊一直以來試圖對抗商業房地產對人們誤導的努力正相契合。
在幫助邵族人重建自己的家園時,謝英俊就已遇到過現實與未來想象的矛盾。當地居民希望住進鋼筋水泥的建筑里,而不愿意繼續在土屋竹屋里生活。在蘭考時他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謝英俊并不著急,他先建好一座房子,覺得好的就去找他。他也不用環保概念來說服人們,他用省錢來打動他們,蘭考縣賀村的劉秉祥就是這樣被打動的,他的房子只需要2萬多元的材料費。

他在晏陽初設計的“尿糞分離”式環保廁所后來被搬到了四川災區。將簡單的塑料桶剪裁一下就可以做成小便池,尿在陰面保存,農民可以直接用來灌溉,糞便可以撒上草灰,等到干燥后制成粉末用來施肥。他希望這種環保廁所推廣到城市中去,然而習慣了抽水馬桶的城市人能否接受還很難說。
謝英俊為綿竹九龍王家余家設計的房屋建設已經接近尾聲,從一直更新的鄉村建筑工作室博客上,人們可以看到最新進展,一座漂亮的房子已經成型,大約估價在500元/平米左右。近日這個為王家余家設計的綿竹示范屋已近完工,綿竹市已開始動員學習與推廣,預計在沿山鄉鎮蓋五萬戶。
當5·12地震發生后,謝英俊就意識到災區的重建是一項艱難而又必須做得細致的工作,處在震中的很多少數民族的重建需要將文化考慮進去?!罢鹬懈浇巧贁得褡寰劬拥牡胤?。在生計問題之外,文化與族群聚落的滅絕也是很大的威脅,處理這種問題需要特別細致?!睕]有了物質依附的民族文化只能成為干巴巴的樣本 失去它的意義,民族文化的重建,才更艱巨。
“中國有那么多農民,農村那么大,你說這計劃夠不夠大?”
“建筑是事業,無關慈善。一個人,覺得對了,走下去?!?/p>
農民蓋房,天大地大
謝英俊經常提到一句話,農民蓋房,天大地大。很多人把他當作一個解決三農問題的熱心人士。為了填補給邵族人蓋房子留下的缺口,他接造價高的房子來做設計,甚至為此負債,“沒辦法,總有一些壞朋友借錢給我”,幽默的回答里看不出他的怨憤,有些人因此認為他是一個慈善家。但是他卻反復聲明,造房子,無關慈善,甚至數次撇清自己跟慈善的關系,似乎這樣的道德高點會讓他感到不舒服?!斑@是價值觀的問題 沒什么好談的?!彼3_@樣回答一些覺得他怪的人,但是,到底這個價值觀是什么,他卻一直沒有細說。當記者忍不住問他,是不是有什么樣的宗教情懷時,他也否認了。也許,堅持做一件自己認定的事情,將這件事情當作一生的事業,便是他的價值觀,其他的一切附加品,他都不想要。
謝英俊的建筑與商業并不對立,他只是嘗試著用便宜的造價為農民造所好房子。而這種環??沙掷m、冬暖夏涼的建筑在歐洲是富人才能住上的,他也曾經為北京一位教授在北京郊區建造了一座造價40萬的豪宅,證明這種房子不只是種廉價產品。
有人問他難道沒有大的建筑計劃嗎?他說:中國有那么多農民,農村那么大,你說這計劃夠不夠大?
建筑是事業,無關慈善。一個人,覺得對了,走下去。謝英俊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實踐出了一種特別的建筑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