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率直的帶有責怪、刁難式的發問,直接回答會激化矛盾,破壞交談氣氛,讓自己陷入被動、尷尬的境地。而充滿智慧的、曲折委婉的回答,能輕輕化解對方來勢兇猛的攻擊,這樣既可維護對方的尊嚴,又能含蓄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使得交談雙方在會心一笑中各自心領神會,達到一種和諧、統一的溝通境界。
一、類推法。在類比中推出某種道理,說明對方所說的“理”是站不住腳的,可笑的,荒唐的,有著四兩撥千斤的回擊效果。
有一位當廚師的人看了某作家的作品后,發表了與眾不同的見解,這使得作家很不高興。
作家對廚師說:“你沒有從事過寫作,因此你無權對我的作品提出批評!”
廚師沒有發怒,反而幽默地反問:“我這輩子沒有下過一個蛋,可我能嘗出炒雞蛋的味道如何,母雞能嗎?”
作家羞紅了臉,無言以對。
廚師通過可笑的邏輯對比,幽默的推理,使得作家的話出現一個荒唐的結論,讓人在哈哈一笑中頓悟內在的含意和哲理,回答精彩,回擊有力。
二、轉移法。機警地避開突如其來的叫罵,輕輕地把話鋒從自己身上轉移到他處,是避免爭吵、平息怒火的妙招。
有一次,有幾個朋友在一家餐館聚餐,其中一位朋友的妻子突然來到,不知為何,開口便大聲訓斥丈夫:“你是世界上最卑鄙無恥的人!”
這一聲怒吼,引得餐館里的顧客注意力都轉向他們,朋友們也都驚愕地面面相覷,當他們正在想如何勸阻時,做丈夫的迅速站起來扯開嗓子叫道:“說得好,老婆,你還對他罵了些什么?”
妻子稍微一愣,馬上轉變了態度:“對不起,剛才我和一個人吵了一架,還陷在剛才的情境中。”后來妻子也坐下來和大家一塊進餐,并再次向丈夫和朋友們表示道歉,聚餐又在歡樂的氣氛中進行。
面對突發的怒火,丈夫沒有直接接招,而是用轉移式的幽默,平息了一場無謂的爭吵,讓人佩服。丈夫的話有多層含意:一是給妻子面子,暗示妻子不要太沖動,影響不好;二是給自己面子,告訴圍觀的顧客,他老婆不是罵他的。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罵的是誰,但都被他的幽默所吸引,無暇顧及他妻子的叫罵;三是給了幾個朋友的面子,盡力讓朋友們保持好心情。
三、曲解法。故意曲解問話的用意,用形式上看似關聯的回答,不留痕跡地閃避實質,有意中斷對話邏輯的連續性,以擺脫被動局面的困擾。
有個愛纏人的先生盯著小仲馬問:“您最近在做些什么?”小仲馬平靜地答:“難道您沒看見?我正在蓄絡腮胡子。”
胡子是自然而然長的,小仲馬故意把它當作極重要的事情,顯然與問話目的不相符合。小仲馬表面上好像是在回答問題,其實并沒提供有用的信息,他用答非所問的曲解法,暗示那人不要再繼續糾纏。
四、曖昧法。是指在同一個語詞有幾種解釋時,根據當時問話的情境,審時度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選擇,從而擺脫窘境。
有一次,乾隆皇帝想難一難紀曉嵐,便問他:“竹籃有何用?”
紀曉嵐:“裝東西。”
乾隆:“為何不裝南北?”
紀曉嵐:“誰不知道,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那南北是火與水,竹籃子自然是裝不得的。但‘東西’乃木和金,當然可以裝進竹籃子中。”
乾隆聽到這里,也不得不佩服紀曉嵐的機智靈巧,哈哈大笑起來。
乾隆顯然已經偷換了“東西”的概念,存心要紀曉嵐好看。可紀曉嵐到底是知識廣博,他略一思索,想到了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用五行學說來解釋東西南北,這一番似是而非的妙答,圓滿地應對了對方所提的不倫不類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