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6日,在同際航空界頗負盛名的《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評選出2007年年度人物,中國航空之父錢學森因其杰出的才能當選。《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在長篇評述中說,2007年航空領域最重大的事件是中國加入了頂尖俱樂部,世界格局由此改變。
三年前,中國首次載人航天獲得成功;2007年中國再次向世界證明,它是世界航空領域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成員。
2007年1月,中國發射了一顆陸地導彈,摧毀了一個年久過期的中國氣象衛星。10月,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此次反衛星試驗向世界證明,中國掌握了先進的探測、跟蹤和軌道精確制導技術,而此前只有俄美兩國掌握了這些技術。雖然此次試驗招致了國際社會的一些批評,嫦娥一號衛星的發射則表明,中國在遙感勘測、軌道跟蹤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
1935年錢學森赴美國留學,10年后,他成為美國一流的火箭專家。由于發表了“時速為一萬公里的火箭已成為可能”的驚人理論而譽滿全球。年僅36歲的錢學森被公認為天才、屈指可數的稀世之才。在五角大樓,他享有高級別的安全權權限。二戰期問,他跟其導師馮卡門參與了當時美國絕密的“曼哈頓工程”——導彈核武器的研制開發工作。而后這位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在20世紀40年代不僅為美國軍方研制了先進的火箭,還幫助創建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JPL實驗室。
榮譽、金錢、地位,人生需要的一切光環都籠罩著錢學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后,錢學森和夫人蔣英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時,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的一些極右政客卻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的追查和迫害,并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歇斯底里狂熱。錢學森因被懷疑跟共產黨人接觸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這使他非常氣憤。錢學森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然而,錢學森萬萬沒想到,他的回國夙愿竟釀成了一場劫難!美國海軍部次長惡狠狠地說:“他知道所有美國導彈工程的核心機密。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紅色中國去!”
從此,美國對他的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島上將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學院送去的巨額保釋金后才釋放了他。后來,海關又沒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書籍和筆記本。他們硬說里面有機密材料。其實,在打包之前,錢學森已交他們檢查過。美國檢察官再次審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后,證明他是光明磊落的。
錢學森在美國受迫害的消息很快傳到國內,新中國震驚了!國內科技界的朋友通過各種途徑聲援錢學森。黨中央對錢學森在美國的處境極為關心,中國政府公開發表聲明,譴責美國政府在違背本人意愿的情況下監禁了錢學森。
當錢學森要求回國被美國無理阻攔時,中國也扣留著一批美國人,其中有違反中國法律而被中國政府依法拘禁的美國僑民,也有侵犯中國領空而被中國政府拘禁的美國軍事人員。美國政府急于要回這些被我方扣押的美國人,但又不愿意與中國直接接觸。
1954年4月,美英中蘇法五國在日內瓦召開討論和解決朝鮮問題和恢復印度支那和平問題的國際會談。出席會議的中國代表團團長周恩來聯想到中國有一批留學生和科學家被扣留在美國,指示說,美國人既然請英國外交官與我們疏通關系,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開辟新的接觸渠道。隨后,中國代表團秘書長王炳南于6月5日開始與美國代表、副國務卿約翰遜就兩國僑民問題進行初步商談。美方向中方提交了一份美國在華僑民和被中國拘禁的一些美國軍事人員名單,要求中國給他們以回國的機會,為了表示中國的誠意,周恩來指示王炳南在6月15日舉行的中美第三次會談中,大度地作出讓步,同時也要求美國停止扣留錢學森等中國留美人員。
然而,中方的正當要求被美方無理拒絕。7月2l日,日內瓦會議閉幕,為不使溝通渠道中斷,周恩來指示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7月22日起,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為了,進一步表示中國對中美會談的誠意,中國釋放了4個被扣押的美國飛行員。
1955年7月25日,我外交部成立。了一個中美會談指導小組,由周恩來直接領導。8月1日,中美會談由領事級升格為大使級。
中國作出的高姿態,最終是為了爭取錢學森等留美科學家盡快回國,可是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美國人卻耍賴了。盡管中美雙方接觸了10多次,美國代表約翰遜還是以中國拿不出錢學森要回國的真實理由,一點不松口。
正當周恩來總理為此非常著急的時候,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陳叔通收到了一封從大洋彼岸輾轉寄來的信。他拆開一看,署名“錢學森”,他禁不住心頭一震,迅速地讀完了這封信,信中的內容原來是請求祖國政府幫助他回國。
這封信是錢學森當時擺脫特務監視,在一封寫在小香煙紙上寄給在比利時親戚的家書中,夾帶給陳叔通副委員長的。對于這樣一封非同尋常的海外來信,陳叔通深知它的分量,當天就送到周總理那里。“這真是太好了,據此完全可以駁倒美國政府的謊言!”周恩來總理當即作出了周密部署,叫外交部火速把信轉交給正在舉行中美大使級會談的王炳南,并對王炳南指示道:“這封信很有價值。這是一個鐵證,美國當局至今仍在阻撓中國平名歸國,你要在談判中,用這封信揭穿他們的謊言”
8月1日中美大使級會談一開始,王炳南率先對約翰遜說:“大使先生,在我們開始討論之前,我奉命通知你下述消息:中國政府在7月31日按照中國的法律程序,決定提前釋放阿諾維等11名美國飛行員,他們已于7月3日離開北京,估計8月4日即可到達香港。我希望,中國政府所采取的這個措施,能對我們的會談起到積極的影響。”可談到錢學森回國問題時,約翰遜還是老調重彈:“沒有證據表明錢學森要歸國,美國政府不能強迫命令!”于是,王炳南便亮出了錢學森給陳叔通的信件,理直氣壯地予以駁斥:“既然美國政府早在1955年4月間就發表公告,允許留美學者來去自由,為什么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博士在6月間寫信給中國政府請求幫助呢?顯然,中國學者要求回國依然受到阻撓。”在事實面前約翰遜啞口無言。美國政府不得不批準錢學森回國的要求。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夢寐以求的回國愿望得以實現!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終于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歸國后,當錢學森從一片空白開始打造中國的航天事業時,中國的科學家對火箭推進技術幾乎一無所知。所有的航天資料僅僅是錢學森帶回來的一點私人藏書,而當時錢學森的研究所僅有一部電話。但是,正是由于錢學森的回國,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錢學森在中國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并成為中國的航空之父。
在錢學森的領導下,中國迅速從仿制蘇聯的R-2型導彈,發展到有能力研制一系列大型火箭,并最終在1970年利用中國自己生產的三級火箭長征一號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了軌道。中國繞月工程總指揮欒恩杰說:“他是我們的太空工業之父。如果沒有他,很難想象我們的太空工業處于何種水平。”
《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援引張純如創作的錢學森權威傳記《春蠶吐絲》說,“正是他發起并監管了中國最早的一些導彈項目,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導彈跟蹤和控制遙感系統。”“正是在他的幫助下,中國的系統工程被改造為一門科學,他創建了一整套管理體系,可以加速不同級別的專家之間的交流,最大限度地減少混亂和官僚主義。”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后,中美關系得到進一步改善,兩國之間的科學技術交流和科學家互訪逐漸增多。在這種形勢下,一些美國著名科學家和在美國的華裔科學家不斷向錢學森發出邀請,請他到美國訪問。并表示他們和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討論過錢在美國的工作,認為他成就卓著,舉世公認。如果他應邀來美,將授予他美國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工程院院士榮譽稱號。
1979年錢學森的母校加州理工學院授予他“杰出校友”的稱號,1986年6月南加州華人科學家工程師協會給他授獎,1989年國際技術與技術交流大會在紐約給他授獎,但錢學森都沒有去。
早在1985年,時任美國總統科學顧問的基沃思訪華,他在會晤原國家科委主任宋健時表示:錢在美工作過20年,對美國的科學技術進步特別是軍事科學的發展,做出過很大貢獻。在研究過聯邦調查局的歷史檔案后,十分清楚,麥卡錫黑暗時期的美國是欠錢學森的債的。我們現在感到很難過。美國政府對錢學森橫加迫害,是沒有道理的。錢的遭遇和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情況很類似(奧在麥卡錫時期被誣為“蘇聯間諜”而受審,上世紀60年代美國以授予他“國家勛章”的形式為其平反)。美方愿邀請錢學森訪美,并由政府和有關學術機構表彰他對科學的重要貢獻。如錢不去美訪問,美方可派美國科學院院長普雷斯來華,授予錢學森“國家勛章”,表彰他的貢獻。
當時的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在得悉美國有關方面邀請錢學森訪美,并要授予他學術榮譽稱號和國家勛章后,曾在一次會議期間找錢學森談話,勸他接受這一邀請。但錢老說:“總書記,當年我回國的事很復雜,在目前這種情況下我不宜出訪美國。”胡只好說:“錢老,我這是勸你,不是命令你一定要去。如果你認為不便去,我們尊重你個人的意見。”后來,當錢學森正式接到國防科工委、國家科委和外交部三家的聯合請示件以后,他明確表示:“這是美國佬耍滑頭,我不會上當。當年我離開美國,是被驅逐(depotn)出境的,按美國法律規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國的。美國政府如果不公開給我平反,今生今世絕不再踏上美國國土。”所以,美國人給他再高的榮譽,錢學森也不稀罕。錢老說:“如果中國人民說我錢學森為國家,為民族做了點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賞,我不稀罕那些外國榮譽頭銜!”
錢學森1985年3月9日給國務院一位領導同志的信對此作了十分坦白的回答:“我本人不宜去美,事實是我如現在去美國,將‘證實’了許多完全錯誤的東兩,這不是我應該做的事:例如,我不是美國政府逼我回祖同的;早在1935年離開祖國以前,我就向上海交大同學、地下黨員戴中孚同志保證學成回到祖國服務。我決定回國是我自己的事,從1949年就作了準備布置…我認為這是大是大非問題,我不能沉默。歷史不容歪曲。”錢學森在這個問題上表現出的品格是值得稱道的,當時的江澤民總書記由衷地稱贊他這種“高度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