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00—02
康復醫(yī)學的發(fā)展使人們逐步認識到對患病和損傷的機體不僅僅是消除病因,治愈創(chuàng)傷,而應該注意提高其功能,改善自理能力,使病人重新參加社會活動。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病人,軀體活動受限,腰背部疼痛較重,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我科將Orem自我護理理論應用于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人康復期的護理中,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單純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病人22例,男15例,女7例;年齡18歲~68歲;墜傷13例,車禍傷4例,重物壓傷2例,其他3例;損傷椎體胸11~腰220例,其他椎體損傷2例;椎體均成楔形改變。
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病人一般情況(年齡、職業(yè)、文化程度等),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疾病的主要癥狀、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治療方法和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發(fā)放調查表22份,回收22份,有效回收率100%。通過分析病人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情況,用Orem自我護理理論為病人提供部分補償系統(tǒng)和教育支持系統(tǒng),增加病人的自理能力。
2 結果(見表1)

3 討論
3.1病人自我護理的意義為達到康復訓練的最佳效果,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應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專門全程指導,使其充分認識康復訓練的重要性,明白保持肢體僵硬狀態(tài)只會加重疼痛,而且肌肉的低氧狀態(tài)反而會導致肌肉痙攣。因此,首先應提高病人對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早期背部墊枕和主動挺腹訓練,可牽拉椎體而使壓縮部分復原,防止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可增強腰背肌的力量,增加脊柱的穩(wěn)定性,減少慢性腰背痛等后遺癥。指導病人進行自我管理,從入院的第1天就進行生活自理活動,如梳頭、洗臉、刷牙、進食等。
3.2發(fā)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Orem自我護理理論強調護士的工作在于增進病人自我護理的能力。本研究將這一理論運用于臨床實踐,通過分析病人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情況,用Orem自我護理理論為病人提供部分補償系統(tǒng)和教育支持系統(tǒng),增加病人的自理能力。首先,制訂訓練計劃,第1周~第2周主動挺腹和5點支撐法;第2周~第3周3點支撐法;第3周~第4周4點支撐法;第5周~第6周飛燕點水法(老年病人依具體情況而定)。其次,通過講述、示范挺腹和5點支撐法等動作要領,指導和協(xié)助病人逐步完全正確掌握各種訓練技能。每日訓練1次~3次,每次5min~10min,由護士或家屬督促病人自理完成訓練動作。訓練應循序漸進,強度和幅度逐步增大,以不引起病人疼痛為原則,重視病人的反饋,及時調整訓練計劃。本組病人通過康復訓練,腰背部疼痛明顯減輕,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也逐步提高,從而調動起了病人自我護理的積極性,能自覺自愿地進行康復訓練,承擔起自我照顧的責任。
3.3發(fā)揮護理集體的協(xié)同作用在康復訓練中,重視對家屬護理知識和訓練技能的培訓,使其掌握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疾病相關知識。同時,加強并發(fā)癥的預防,囑病人多飲水、多食蔬菜和水果,并進行下腹部環(huán)形按摩以預防便秘;經(jīng)常變換體位,做擴胸運動、深呼吸、有效咳嗽動作等預防肺部感染。因此,由護士、家屬及病人共同組成了一個護理集體,共同營造自我護理氛圍,不斷為病人提供自我護理的信息支持,增進自我護理的知識技能,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院內感染率,縮短住院日,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
總之,應用Orem自我護理理論,改變了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為病人掌握自我護理技巧提供了護理干預措施,同時,重視了病人的主動參與,提高了自我護理的能力,降低了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作者簡介 郭春芳(1962-),女,主管護師,工作單位:030600,山西省晉中市晉華醫(yī)院。
(收稿日期:2008—03—02)
(本文編輯 王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