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851—01
依沙吖啶是一種強力殺菌劑,將依沙吖啶注入羊膜腔內或宮腔內可引起子宮內蛻膜組織壞死而產生的內源性前列腺素,引起子宮收縮,達到胎兒和胎盤排出的目的,這是一種成功率較高、安全可靠的中期引產方法,引產前要求先做依沙吖啶過敏試驗。病人鼻黏膜充血、水腫、鼻塞、心慌、偏頭痛、皮疹等,均為對依沙吖啶過敏。依沙吖啶過敏的病人很少,一旦發生,情況比較嚴重。現介紹我院婦科1例依沙吖啶過敏性休克的搶救病例。
1 病例介紹
病人,女,20歲,主因停經24周,要求終止妊娠入院,既往無藥物過敏史,有對金屬過敏史,10:00病人行依沙吖啶過敏試驗,10 min后出現呼吸困難、口唇發紺、煩躁不安、大汗淋漓,立即測生命體征,體溫正常、心率50/min、呼吸20/min、血壓60/40mmHg(1 mmHg=0.133 kpa),診斷為過敏性休克,即刻給予吸氧、抗休克、抗過敏、補液、擴容治療,并給予相關血液化驗.病情不平穩,休克癥狀反復出現,收縮壓波動在67 mmHg~140mmHg,舒張壓波動在32 mmHg~85 mmHg,給予多巴胺持續靜脈輸注維持血壓,經過3d搶救,搶救成功。
2 護理搶救
2.1做好搶救準備在匯報醫生組織搶救的同時,給病人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立即建立兩條靜脈通路,注射腎上腺素1 mg入壺,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 nag,阿托品0.5 mg入壺;氧氣吸入,用棉簽清除掉鼻腔內依沙吖啶,避免繼續吸收加重病情;生理鹽水500 mL、多巴胺200 mg持續靜脈輸注;口服氯苯那敏4mg,嚴密觀察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5 min~15 min測量1次,注意皮膚顏色及溫度變化,觀察口唇顏色的變化,備齊搶救用物。
2.2保持呼吸道通暢病情好轉后給予2 L/min~3 L/min持續吸氧,觀察用氧后病人的生命體征、面色、皮膚色澤、瞳孔、末梢循環變化,并做好使用呼吸機進行給氧的準備工作,必要時配合醫生完成氣管插管的搶救工作。
2.3密切觀察病情使用監護儀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嚴格準確記錄搶救過程、出入量及尿量。尿量變化是判斷休克是否糾正的有效指證,所以,在病人排尿后要準確計量并記錄首次排尿時間,為醫生判斷休克程度提供有效依據。休克病人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病人會感到寒冷,應注意給予保暖,但不能加溫,防止加重病情。
2.4心理護理由于病人是用藥后突發的嚴重變態反應,在心理上毫無準備,搶救初期病人及家屬非常恐懼,護士一方面向病人進行解釋,使其明白這是用藥的變態反應,現正在積極采取措施,經過治療很快就會好轉;另一方面鼓勵病人增強信心,使病人獲得心理安慰,保持情緒穩定。
3 體會
依沙吖啶藥物引產安全、效果好、價廉,臨床應用廣泛,導致變態反應少見。依沙吖啶藥物過敏以低血壓性休克為始終,多次反復出現,所以使用依沙吖啶前詳細詢問過敏史,包括既往用藥史、個人及家屬的過敏史。護士對過敏率較低的藥物不能掉以輕心,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詳細告知病人注意事項,用藥過程嚴密觀察,及時發現病情是搶救成功的前提。為了預防依沙吖啶藥物過敏的發生,要求護士在做鼻試后、用藥過程中、用藥后30 min內密切觀察,準確判斷鼻試結果,并且一定要2人核對后方可決定使用。
作為婦科護士不但要提高專業水平,加強急救理論知識和搶救技術的學習培訓,還要熟練掌握一些常見病的搶救程序,搶救儀器做到熟練應用。還要有一定的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對急危重癥病人能迅速、準確實施急救護理,善于思考問題,搶救過程中忙而不亂、快中有細、及時反應,發現病情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做好醫護配合,提高搶救成功率。
作者簡介 趙原卉(1964-),女,北京人,護理部主任,主管護師,本科,從事護理管理工作,工作單位:100080,北京市上地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10)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