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02—01
目前,我國約有5 000萬糖尿病病人,其中2型糖尿病占相當大的比例。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肥胖、高熱量飲食、體力活動不足是2型糖尿病主要的患病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紊亂、糖耐量減低或空腹血糖受損者患病風險增加。近年來,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強調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糖尿病教育和自我監測,缺一不可。所以,加強2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監測,對提高病人治療依從性,控制血糖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2型糖尿病病人或家屬應學會使用血糖儀,掌握監測血糖的基本方法。
1 自我監測
購置1臺質量好的便攜式血糖測試儀。根據醫囑或病情監測血糖。測試前,首先清潔手,特別是手指的指端,然后,安裝好血糖監測儀,裝備測試針頭,再捏緊一只手指指端采血即可。
2 護理
2.1飲食護理飲食調節對2型糖尿病病人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對2型肥胖病人要求降低飲食中的熱量攝入量、減輕體重。適量的飲食,適當的進食,既要控制飲食的熱量,又要限制飲食的分量。這些要根據每種食物的含糖量來選擇,注意哪些食物可以多吃,哪些食物盡量少吃或者不吃,如土豆、蓮藕、山藥少吃或不吃,蘑菇、香菇可以吃,牛奶可以喝,含淀粉的湯類少喝或盡量不喝。
2.2皮膚護理2型糖尿病病人大多數有皮膚瘙癢癥狀。由于皮膚破損后,傷口不易愈合,所以,保持皮膚的完整性和做好皮膚護理是關鍵。首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保持皮膚清潔,經常按摩手指指端,使末梢循環改善;另外,做好個人防護,不要有擦傷、撞傷等意外情況的發生。
2.3心理護理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大多數2型糖尿病病人認為得了糖尿病無疑是慢性自殺,用上胰島素,就好比吸上毒品。因此,醫護人員和家屬,要積極疏導病人,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愉快的心情面對現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控制血糖指標。
2.4自主運動通過適當的運動能提高病人對胰島素的親和力,從而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減少胰島素抵抗。運動能增加肌肉對血糖的攝取和利用,進而使血糖下降。運動也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改善精神狀態。堅持經常散步、慢跑、騎自行車、爬樓梯、跳繩都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3 小結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由于病人年齡和文化層次的差異,經濟狀況、個體素質、傳統觀念等的影響,使病人和家屬缺乏自我管理意識。病人住院期間短時間內血糖控制,出院后如果不進行自我監測血糖,極易造成血糖的波動。這也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穩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我國國情和2型糖尿病的特點,增強2型糖尿病病人的參與和管理意識,必須學會自我照顧,配合飲食控制和運動,長期監測并控制血糖指標,穩定身體健康狀況。2型糖尿病病人學會自我監測血糖和護理,既能方便自己,又能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社會和家庭負擔。
作者簡介 趙素平工作單位:041000,山西省臨汾市傳染病醫院。
(收稿日期:2008—02—24)
(本文編輯 王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