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05—01
亞硝酸鹽是工業用鹽,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防腐、金屬表面處理等,因其和食用鹽極為近似,近年來亞硝酸鹽中毒的報道屢見不鮮。2007年11月11日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了急性亞硝酸鹽食物中毒病人41例,經過急救治療護理,全部痊愈。現將其急救與護理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41例病人中11例在門診輸液觀察,次晨病情穩定離院。住院治療30例,分別住我院消化內科10例,腎內科10例,小兒科9例,心內科1例;男15例,女26例;年齡0.5歲~76.0歲,平均32.5歲;住院時間1d~8d,平均2.3d。因慶賀某小孩10周歲生日而聚集在合肥市某家飯店吃中餐,12:30左右,參加宴會的人吃過酒釀元宵湯約10 min,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并逐漸加重,隨后陸續就診。至住院時病人出現胸悶、心慌、四肢震顫、上腹不適、腹瀉及口唇、甲床發紺。根據病史和病情立即診斷為亞硝酸鹽中毒,醫囑給予亞甲藍、輸液、維生素c、轉化糖、能量合劑等治療。
2 急救與護理
2.1人力資源調配,急救物品藥品到位護理部接到通知,迅速啟動應急狀態下護理人力資源調配方案,根據當時護士在院情況,立即調動在院的應急人員,所有應急人員在3 min~5 min趕到急診科。護士被分成4組,分別進行調配人力和急救用物、陪送檢查、監護用藥、分診住院,各組分工、相互協作、有條有序。
2.2因地制宜,就地診治因病人集體中毒,成批就診,根據當時情況,在急診科輸液廳、觀察室、急救室、病房等就地擺開搶救現場,及時留取病人嘔吐物、排泄物檢查。立即建立靜脈通道,保持呼吸道通暢,有效給氧,根據病情和病人的年齡調節用氧流量。
2.3促進毒物排泄根據醫囑給亞硝酸鹽中毒的特效劑亞甲藍、還原高鐵血紅蛋白,恢復正常輸氧功能,有效糾正亞硝酸鹽中毒后導致的低氧血癥,同時使用了維生素c和能量合劑等。密切觀察用藥的效果和反應。
2.4病情觀察病情告之病人禁食,并穩定病人及其家屬的情緒,使他們積極配合。密切觀察病人病情,傾聽病人的主訴。觀察病人嘔吐和腹瀉的量、性狀、顏色、次數。觀察病人的頭暈、胸悶、心慌、口唇甲床發紺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觀察病人的血氧飽和度、呼吸、心率、意識、皮膚黏膜等變化及用氧的情況,加強巡視和病情記錄。每隔30 min巡視病情,隨時記錄病情變化及時與值班醫生聯系,及時補充急救藥品,注意急救藥品的保管和保留。
2.5做好出院指導說明亞硝酸鹽中毒的癥狀,一旦有上述癥狀應采取催吐等急救措施;肉制品中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用量要嚴格按國家衛生標準規定。
3 小結
本組病例為群體性中毒,主要原因是飯店管理不規范,當事者疏于對亞硝酸鹽的保存,廚師錯把用于制作鹵菜的亞硝酸鹽誤認為是食鹽加入菜和湯中造成集體中毒。本組采用科學的急救組織管理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收到滿意的效果。醫護人員必須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做到穩、準、快、好,有效組織,忙而不亂。為了預防亞硝酸鹽中毒的再次發生,應通過各種方法在各大新聞媒體和群眾中宣傳;飯店、食堂等餐飲食品行業要規范管理,標識清楚;服務人員要加強學習和教育,自覺遵守食品衛生法,防止錯把亞硝酸鹽當成食鹽或堿面而誤食、誤用;懂得相關法律知識,懂得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
作者簡介袁修銀(1966-),女,護士長,主管護師,工作單位:230011,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06)
(本文編輯 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