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06—01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受到障礙,不能適當供給皮膚和皮下組織所需營養,以致局部組織失去正常機能而形成潰爛和組織壞死。常見于長期臥床、癱瘓、營養不良、水腫、極度消瘦或長期不更換體位等病人的骨突部位。它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發病過程,愈合期長、治療難度大,給病人帶來諸多不便和痛苦。2005年—2007年對25例Ⅲ度以上壓瘡病人采用壓瘡傷口處敷上云南白藥后予頻譜治療儀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壓瘡病人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齡22歲~84歲,平均53歲;壓瘡面積最大10 cm×15 cln,深Ⅲ度;最小0.5cm×1cm,淺Ⅲ度。
1.2方法每日在壓瘡部位予碘伏消毒,再予生理鹽水擦凈消毒部位的皮膚,待干后敷上云南白藥,再用頻譜治療儀治療30min,照射距離20cm~30com,強度調節為“弱”,每日2次。創面盡量暴露,勿包扎。
2 護理
2.1心理護理病人發生壓瘡后,由于病痛的折磨及創面護理時的疼痛不適,會產生抵觸情緒。護士應予安慰、疏導,并且讓家屬經常來探視,樹立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培養其樂觀的情緒,以便配合治療。
2.2一般護理給予病人睡氣墊床,協助病人2 h翻身1次,取側臥位時可用翻身枕靠背,以減輕病人負擔。要保持床單元平整、干凈、干燥,局部受壓部位(無皮膚破損)予50%紅花酒精按摩5 min,每日3次或4次,以促進受壓部位的血液循環,預防發生壓瘡。給長期臥床病人翻身時,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予輕叩背部,以免發生墜積性肺炎。
2.3飲食護理 壓瘡雖然是局部護理,但與病人全身營養情況有密切關系,病人身體抵抗力差,應在飲食方面加強營養,囑病人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蛋、瘦肉、蝦、魚、甲魚、紅棗、銀耳及新鮮水果蔬菜等。病人如攝入量少,必要時靜脈輸注白蛋白、脂肪乳劑或血漿等,給予支持治療。
3 結果
經云南白藥和頻譜治療儀治療,較小面積的創面3d~4d結痂愈合;較大面積的創面4d~7d干燥,肉芽組織生成,7d~10d結痂,10d~18d愈合。壓瘡是長期臥床病人,特別是老年、昏迷、截癱、極度消瘦者常見的并發癥,它的發生雖不可避免,但只要采用有效的方法短期內是可以治愈的。云南白藥具有消炎、止血、促進創面愈合的作用。頻譜治療儀有消炎、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細胞功能等作用,同時可使創面干燥,減少滲出,有利于組織再生和修復。云南白藥和頻譜治療儀治療壓瘡,治愈率高、療程短、簡單易行。
作者簡介楊英(1978——),女,江蘇省昆山人,護師,大專,工作單:215300,江蘇省昆山市中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12)
(本文編輯 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