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門診輸液治療中造成護理缺陷的原因進行分析,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規章制度,護士服務態度不佳、技術不到位、應急能力不強是發生護理缺陷的主要原因。為了減少護理缺陷發生,應加強護士的素質教育及知識技能的培訓,提高護士的工作責任心及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護士長在日常工作中應加強各個環節質量管理。
關鍵詞:護理缺陷;輸液;門診;規章制度;查對制度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13—02
靜脈輸液是藥液通過血管內給藥,使藥物在體內迅速吸收,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靜脈輸液護理質量影響病人的滿意度,有些護士在執行過程中對有些環節流于形式,易造成病人的不滿或差錯事故的發生。現將門診輸液室造成護理缺陷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1 原因分析
1.1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
1.1.1輸錯液護士工作責任心不強,未認真遵守查對制度;輸液室環境不安靜,發音不準確,名字諧音相近,致病人聽錯。
1.1.2加錯藥,多加或少加藥護士配液時注意力不集中,未認真核對;操作臺混亂,未嚴格遵守一對一的加藥方式。
1.1.3執行醫囑失誤未仔細核對醫囑或執行口頭醫囑時未再次復述核對;執行醫囑錯誤。
1.1.4其他液體或藥物存在質量問題,輸液用具過期或包裝漏氣時未及時發現。
1.2 未嚴格執行規章制度 ①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制度,操作時未戴口罩或口罩佩戴不合要求,配液時污染藥物、針筒;②未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皮膚消毒時未采取碘伏消毒,物品終未處理不徹底;③粉劑藥物稀釋液少,換藥時間不充足,安瓿壁有藥粉黏附,藥液抽吸不徹底,殘余液>0.1 mL。
1.3護士服務態度不佳,技術不到位①病人到輸液室,護士未及時接待病人,針對病人的詢問,回答不耐心;②操作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與旁人談論,不與病人進行交流;③穿刺失誤時未及時表示歉意,反而責怪病人血管不好;④輸液過程中未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各種輸液故障,如滴速過快、局部滲漏、腫脹,針頭脫落、管道扭曲;⑤輸液中更換輸液瓶后未認真檢查輸液管路有無空氣、滴速是否符合要求,輸液結束后未及時拔針導致針頭處回血,拔針后未交代病人按壓部位、方法、時間,而致針眼處出血或穿刺部位有血腫。
1.4護士應急能力不強發生輸液反應、藥物反應時護士反應慢,未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病人身邊,急救處理時動作慢;病人詢問發生原因時解釋不清;對疑問藥物封存未按正常手續執行。
2 對策
2.1加強法律教育,增強法律意識組織護士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強護士的法律觀念。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既保護病人的合法利益,也是護士自我保護的法律依據。
2.2制定專科規范,確保制度落實注重環節質量管理,強化輸液查對制度中的每一個細節,如如何接待病人、寫藥單、核對、配液、給病人輸液及如何與病人交代注意事項,制定輸液的規范服務模式。
針對加錯藥、多加、少加或殘余藥液過多的問題,采取加藥前雙人核對,留取空安瓿,經兩人核對無誤后方可輸液。采取正確的抽吸方法,增加粉劑溶解的液體,充分搖勻。治療室張貼藥物配伍禁忌表,護士長在排班時安排經驗豐富的護士負責抄寫藥單,核對醫囑的準確性、安全性,加強信息流通,建立輸液反應登記本,及時通報科室內、院內及其他醫院出現的藥物不良反應信息。
執行口頭醫囑時一定要復述,復述時要說清藥物的劑量,對有疑問的醫囑要弄清楚后再執行。制定輸液應急預案,組織護士學習,遇到應急事件時應沉著冷靜,及時報告,降低風險,每月召開差錯事故討論會,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2.3加強護患溝通加強與病人的溝通、交流,嚴格履行告知義務,藥物總共是多少,病人一共輸幾天的液,每天用多少,剩余藥物當面點清,囑病人妥善保管。輸液時及時告知病人注意事項,如輸液時局部制動,不可自行調節輸液滴速,有不適時要及時通知醫生、護士。
3 討論
護士長是管理工作最基層、最直接的領導者,是護理質量管理的參與者、決策者,在防范輸液治療缺陷中起重要作用,護士長應把規范的操作作為一種制度來抓,哪個環節都不應疏忽,制定相應的獎罰措施,隨時檢查考核。加強護士的素質教育,提高護士責任心,培養認真、細致、嚴謹的工作作風,注重護士慎獨精神的培養。加強護士“三基三嚴”和急救處理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業務技術水平,學習運用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針對低年資護士容易發生護理缺陷的現象,給予更多的關注,進行規范化培訓,待合格后方可上崗。
作者簡介 劉云、劉朝霞工作單位:224001,江蘇省鹽城市中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12)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