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15—01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和整體護理的實施,心理護理作為現代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心理護理的基礎是人際溝通。良好的溝通可為病人營造適宜的人際氛圍,幫助其提高適應與應對能力,促進康復。因此,了解病人的身心狀況,向病人提供正確的信息,減輕病人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療、護理效果是非常必要的。護士要想取得病人的信任,與病人順利溝通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 護士的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衣著、姿態與風度。美的儀表常給人以親切、端莊、純潔、文明的印象。護士潔白整齊、合體的工作服,不僅起預防、隔離的作用,還代表護士的尊嚴和責任。統一的著裝格式體現了護士群體嚴明的紀律和嚴謹的作風。因此,對護士服的穿著應有嚴格規定。護士的基本姿態應該是文雅、健康、有朝氣。護士的表情應親切、自然,微笑可使病人感到友善、幸福、愉快和安全,使病人積極配合治療,有助于康復。
2 護士的品德修養
護士的品德修養、道德信念與道德品質影響并決定護士對待護理工作及病人的根本態度,影響和制約護士的行為和工作質量。因此,護士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平凡的職業中不斷提高自己,創造美好的內心世界。面對身心處于痛苦的病人,護士應給以關心、愛護及體貼。護士應樹立高尚的情操,應有寬容、諒解與忍讓的美德,無論遇到怎樣的境況,都不能與病人發生正面沖突,而應耐心地進行說服、勸導病人,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緒,使其配合醫務人員共同完成各種治療與護理。
3 護士的語言
現代護理模式要求護士運用心理學、社會學等有關知識對病人實施整體護理。語言藝術是護患相處融洽的關鍵,是心理護理成功的重要因素。語言是護士與病人溝通,實施整體護理的重要工具。有調查顯示,護士溫和得體的語言能改變病人的情緒。護士美好的語言可使病人感到溫暖,增加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力量,產生藥物不能起到的作用。護士應根據不同的病人和不同的心理特點給予啟發、開導,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解釋病情,宣傳有關的保健知識,解除病人思想顧慮和負擔,取得病人良好的配合。
4 護士的技術操作和知識水平
護士良好的技術和廣博的知識是維系溝通效果的紐帶。嫻熟的技巧是取得病人信任,建立和維持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環節。所以,要求護士除執行醫囑外,還要主動到病人身邊,為病人進行健康指導、心理護理等多個層面的工作,這就需要不斷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以求圓滿回答病人提出的任何問題,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5 護士的溝通技巧
耐心、認真地傾聽病人的述說;在與病人交談時用鼓勵的語言,配合適當的接觸、撫摸等表示對病人的關注和安慰。
總之,溝通是一門藝術,它能建立相互理解、信任、支持的護患關系,要想掌握好這門藝術,需要不斷地努力學習,并在實際工作中探索,才能達到與病人順利溝通。
作者簡介 王海萍(1963-),女,山西省大同人,主管護師,大專,從事外科臨床護理工作,工作單位:037004,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07)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