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19—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轉變,病人的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越來越重要。要求護士不但要掌握健康知識,而且要將知識傳授給病人。所以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成為護理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因為良好的護患溝通是有效健康教育的前提。有效的溝通應是接受者已收到的信息與發(fā)出者所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同。溝通結果是雙方不僅能相互影響,而且雙方還能建立起一定關系,這種醫(yī)患關系是積極的,即使病人達到最佳的治療環(huán)境,又使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現(xiàn)將為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溝通技巧介紹如下。
1 確定病人的健康要求。保持良好的形象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溝通的關鍵。如用和藹的語言將自己的姓名、如何稱呼等簡明的向病人介紹,讓病人感到被關心,對護士產(chǎn)生依靠、信賴,給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另外,護士儀表應整潔,不允許衣冠不整、濃妝艷抹、態(tài)度傲慢。
2 掌握溝通時機
病人人院時,為其提供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因為病人剛入院身心疲憊、情緒不穩(wěn),這時溝通會給病人增加負擔,應讓病人先休息,穩(wěn)定情緒,只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和安慰。之后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溝通,如為病人打開水、送便器等的時間。在與病人進行溝通時學會觀察,掌握病人的情緒。對情緒低落、煩躁、不想講話的病人可進行簡單安慰,不要勉強,否則會引起病人的反感甚至厭煩。等到病人情緒平穩(wěn)時可適當延長交談時間,以達到接受信息,進行健康教育宣傳的目的。如果病人主動提出各種問題,是進行溝通的時機。充分利用與病人接觸的每一個機會。將健康知識宣傳給病人,如發(fā)藥時告知病人服藥的方法、藥物的作用、副反應等;如病人有腹水時,告知盡量少飲水,并將喝水的量做好標記等。
3 善于傾聽
大多數(shù)住院病人情緒不穩(wěn)定,需要發(fā)泄,渴望有人聽其述說,所以在與病人的溝通中,護士不僅要將防病治病的知識宣傳給病人,而且要善于傾聽,這樣不但掌握了病人一般情況,還讓病人的不良情緒得到發(fā)泄,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傾聽病人述說時要耐心聽,并且要對病人的述說有反應,只有這樣病人才認為你在認真聽他說,并愿意交談,收到好的溝通效果。
4 溝通中的注意事項
與病人的溝通要及時,要在各種治療、操作、檢查前進行,并及時評價效果,了解病人的接受程度并作出相應反應。護士與病人進行溝通之前,要首先閱讀醫(yī)生病歷并與醫(yī)生取得聯(lián)系,不要與醫(yī)生的描述相矛盾,使病人懷疑,進而產(chǎn)生不信任感。病人出于對護士的信任,將個人或疾病隱私講了出來,護士要尊重病人的隱私,替病人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