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19—02
患兒家長在患兒治療護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兒童獨立能力差,在生活、精神上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家長,特別是在生病時往往不能正確判斷自己的求醫行為,于是家長就成為為患兒接受治療、護理的主宰者。同時,家長對患兒病情癥狀了解最早,起著提供病情和協助診斷的作用。患兒對醫院環境易產生恐懼心理,對醫務人員易產生懼怕感,因此,家長陪同可使兒童有安全感,是幫助兒童接受治療,溝通護士與患兒關系的橋梁。
1 患兒家長的心理特征
盼望患兒早日治愈的心理是患兒家長的基本心理特征。當患兒病情復雜,久治不愈,或病情危重耽誤學習時,家長會表現出極大的擔憂和焦慮。因此,要求護士護理技術要精湛,突出表現在護士對患兒進行穿刺、危重搶救等時刻,尤其是獨生子女家長,這種心理狀態表現的尤為強烈。
2 患兒家長的行為特征
患兒家長主動詳細地向醫生陳述患兒的病情,在患兒接受治療時能積極配合,比如患兒注射時能協助患兒擺好姿勢。患兒因恐懼而拒絕治療時能耐心地與護士做其思想工作等,這些都是有利于患兒康復的主動性行為特征。但是,部分家長對患兒的治療不理解、不配合,對護士的操作缺乏信任感;還有少數家長甚至在患兒拒絕接受治療或進行一定的創傷性治療時,缺乏耐心,甚至拒絕接受治療,這些不僅影響患兒的情緒,也影響護士的情緒和治療,容易造成護患矛盾,產生護患糾紛。
3 護士與患兒家長的配合
3.1 良好的服務態度及認真的工作精神 護士對家長的作用應有所了解,認識并正確對待患兒家長的心理特征和行為特征,與家長進行溝通,避免矛盾沖突,爭取家長的信任和配合。同時,應做到衣帽整潔、舉止端莊、態度和藹,在治療護理中要有耐心,以獲得家長的好感和信任。否則,極易使家長產生消極情緒,從而存在潛在的矛盾因素。兒童的藥物治療與成人不同,病情變化多端,藥物敏感性強,這就要求護士在具體護理中必須勤于觀察,加強巡視。
3.2熟練的業務技能熟練的業務技能是使患兒轉危為安,從根本上解除患兒家長一切負性心理的有利手段。護士熟練地掌握了業務技術,沉著迅速有效應對患兒的各種病情,能使患兒家長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護士的一舉一動,如消毒是否徹底,是否按照無菌技術操作,靜脈穿刺的準確率如何等都直接關系到患兒的病情好轉和家長對護士的信任程度。
3.3鍛煉自我控制力 護理工作直接與患兒及其家長發生聯系,工作量較大,人際關系也比較復雜,特別是孩子常常哭鬧、喊叫,家長常常會產生不安、焦慮等情緒,護士首先要關心患兒,理解家長的心情,學會冷靜處理各種復雜問題。在給患兒靜脈穿刺時首先要做好患兒和家長的解釋工作,以爭取其配合。穿刺時要選好靜脈,盡量做到一針見血,避免失誤。當穿刺失敗時,更不應急躁,也不要受家長消極情緒或某些指責的影響,更不要埋怨患兒的靜脈不好等。如果穿刺失敗超過2次,最好更換護士,并向家長表示歉意。總之,鍛煉自我控制能力,既能提高穿刺技術,又能穩定家長情緒。
3.4加強家長對患兒的護理指導患兒一般都是由家長看護,所以護士主動做好家長的護理指導工作十分重要。向家長宣教藥物的服用方法,如發熱時的護理,腹瀉、消化不良的飲食衛生護理等。給患兒肌肉注射時,接觸臀部是否有硬結紅腫等,如有應及時告訴家長進行相應的護理。對于家長提出的問題要耐心解答,并給予正確的護理指導。
作者簡介 王國慧工作單位:030012,山西省太原市傳染病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02)
(本文編輯王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