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22—02
護理美學是在整體護理理念指導下出現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學科,是美學的一個分支,是關于護理與禮儀文化的美學思考,是研究護理工作審美活動的最一般規律的學科。護理美學在護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護士學習護理美學非常必要。
1 護理美學的產生
19世紀中葉,南丁格爾創立了護理學,她將美學理念滲透到護理理論與護理實踐之中。20世紀80年代以來,審美活動引起社會學甚至一些自然科學工作者的關注與興趣,諸多鄰近學科紛紛向美學滲透,加之現代人類對健康的重新認識,引導了社會對護理美的追求,護理美學應運而生。
2 護理美學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現代護理學的發展,人們對護理的期望值越來越高。病人入院后,往往有特定的審美期望,希望得到護士的充分重視、熱情接待、周到護理和認真治療。為適應個性化護理,護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術,而且應具備良好的護理審美素質,以滿足和適應人們對美的需求。有研究顯示,對住院病人進行相關調查,結果病人對護士形象美中滿意率最高的為儀表(90.18%),最低為人文關懷(60.94%);語言美中病人對心理溝通滿意率僅51.23%。這就要求護士不能用傳統的生物醫學觀點把病人當作單純的自然人。而應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在懂得人、了解人的基礎上對病人進行各種治療與護理。為病人創造一個舒適、愉快的環境,讓病人感受到生命與生活的美好,從而達到生理、心理與外界環境的平衡,樹立起與疾病斗爭的勇氣和信心。而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加強護理美學的學習,并將其切實應用于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去。護理美學知識運用于臨床對于病人的康復有很大積極意義,美的語言是促進病人身心健康的良藥,美的儀表能提高護士對病人的親和力,美的行為能培養病人對護士產生信任感,美的技術能增強病人康復的信心,美的環境能帶給病人舒適感等。
3 護理美學的臨床應用
3.1規范護士儀表、行為好的形象可以減輕人的心理壓力,增加親切感,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要引導護士在儀表、行為中體現護理職業特點的外在美,如護士的服飾、儀容、姿態、風度等。護士儀容以莊重典雅為美,應面帶微笑、著裝合體、干凈整齊;面部略施淡妝,不配戴首飾及粗大的耳飾、項鏈,給病人以美好、簡潔、健康的形象。
3.2注重語言美護士語言美直接影響到護患關系。護士與病人交流中應注意談話技巧,采取傾聽、重復、提問的方式,讓病人感到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被理解、重視。對不同的病人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
3.3注重操作技藝美護理技術美表現在護士為病人提供各種治療和護理過程中。以科學、嚴謹的操作原則和程序以及護士精湛的技術水平為基本內容,表現為護士操作時應嚴肅認真、一絲不茍,掌握技術熟練程度,以及護士體態要優美,動作自然等。
3.4改善病區環境病區是病人接受治療及休養的地方,病區環境是指病人周圍的一切事物,最能體現病人“五官感受”基本的審美需要。為此,環境的設置應盡量體現舒適、整潔、空氣清新、功能完備等特點。
3.5強調護士品德修養高尚的醫德醫風是醫務人員重要的素質之一,醫院應注意培養護士職業責任感,樹立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對病人一視同仁、真誠相待。
4 小結
護理美學在醫學護士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護士應主動將護理美學列為自己的必修課程。力求通過學習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進一步熱愛護理專業,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培養對美的感受力、鑒賞力、創造力,明確護士的儀表美、操作美、態度美、語言美、心靈美和情操美要求,從而形成盡善盡美的“天使”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