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4A—0922—01
由于精神病病人行為責任能力有不同程度喪失,精神科醫療糾紛又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每位護士應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了解護理工作中潛在法律性問題,認真履行職責,為病人提供優質的服務。現就精神科護理中防范法律問題發生的措施介紹如下。
1 保護病人的安全
精神病病人自知力完全或部分喪失,受幻覺、妄想等病態觀念的影響,常發生自殺、自傷、毀物等事故。病人入院后雖簽訂了住院協議書,但住院期間的安全還是由護士負責。如果護士工作不負責任,由于護士本身的過失造成病人死亡或嚴重損害的,護士就應負法律責任。因此,為防止醫療事故的發生,減少給病人造成損害,護士應全面掌握病情,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收入重癥病室的病人24 h專人看護,對有自殺、自傷、外逃、毀物等危險行為或觀念的病人,應重點防范,確保病人安全。
2 保證病人安全用藥
精神病人多數無自知力,不承認自己有病,常拒絕治療,不能遵醫囑主動服藥,需護士督促和監督。如果護士工作不認真,服藥時不注意觀察,服藥后不認真檢查,病人不能按醫囑服藥,就會影響療效,延長康復時間,給病人增加痛苦和經濟負擔。如果病人積存藥片,一次吞服,造成嚴重損傷,護士將承擔法律責任。因此,護士應監督病人服藥,病人服藥后護士要認真檢查病人的口腔,以確定病人是否將藥物咽下,避免將藥片藏在口腔或頰部,服藥后30 min內不準單獨去廁所、病室,要在護士視線內活動,防止病人刺激咽部吐掉藥片。
3 法律證據應充分
護理文件是證明客觀法律事實的直接證據,護士應認真記錄,絕不可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而簡化記錄。據報道,某地醫院病人因押金不足,未辦出院手續,便先將病人帶走,再補欠款。回家途中,病人肇事被追趕,不幸墜崖身亡,事后病人家屬起訴院方,病人住院期間發生死亡,因院方缺少證明病人被家屬領走的證據,法院判院方敗訴。近年來,我院實行請假出院家屬簽字制度,醫生、護士向病人家屬講解注意事項,作出書面出院指導,并向病人講明。
4 護士應進行自我保護
面對隨時存在著攻擊行為的精神病人,護士應時刻注意自身安全。為了護士自身的安全,在病人人院前及探視后要認真檢查是否帶危險品。當發生危險事件時,如病人沖動攻擊行為致使工作人員重傷、死亡等,要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保護現場,約束病人,由司法機關依法鑒定。
5 體會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醫患糾紛訴諸于法律,在這種形勢下,護士也要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法律意識,對許多護理環節不斷進行調節、補充和完善,這既是對病人負責,也是維護自身權益的需要。
作者簡介 趙麗萍工作單位:163712,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三醫院。
(收稿日期:2008—03—12)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