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影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 方法 采用問卷的方法對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家屬進行調查。數據分析采用構成比描述、Spear.man單因素相關分析。 結果 疾病的診斷、體能狀況、知情的狀況以及家屬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與慢性心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生活質量具有相關性。 結論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的生活質量受病人疾病診斷、體能狀況、知情的程度及家屬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關鍵詞:生活質量;病人家屬;慢性心力衰竭:問卷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02-03
慢性心力衰竭是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疾病,其病程長,癥狀反復發作,病人反復住院,這不僅給病人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給病人家屬帶來了極大的壓力。隨著醫學科學的飛速發展,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的身心健康已逐漸受到醫護人員的關注,但至今少見有關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文獻報道。通過對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屬進行調查分析,探討影響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以期通過改善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選擇2005年1月-2006年3月在我科人住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家屬作為調查對象。入選條件:①初次住院病人的家屬及主要照顧者;②年滿18歲;③本人無心臟病和精神心理疾病;④自愿合作者。
1.2 調查方法和工具
1.2.1 采用問卷的形式調查 由專人進行面談并記錄,采用統一指導語。本研究采用兩種調查表:①病人家屬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與病人的關系、病人的診斷和家庭經濟狀況等;②照顧者生活質量調查表(CQOL)由美國BECKMAN國立醫院研究中心提供,為37個條目10級評分表,包括軀體狀況(PS)、心理狀況(MS)、社會功能(SC)和精神心靈狀況(SS)4個維度。該調查表為英文版,翻譯成中文后進行了修改,刪除了精神維度中關于宗教的兩個條目,翻譯和修改后的量表經兩位專家鑒定并認可。修改后的量表總分為0分~350分,得分越高,代表其生活質量越高。
1.2.2 評估病人體能狀況根據病人體能狀況評估表(ECK/-PSR),主要評價病人的一般軀體狀況和活動狀況,0分為正常活動,1分為有癥狀,但幾乎可完全自由活動;2分為有時臥床,但白天臥床時間不超過50%;3分為需要臥床,臥床時間白天超過50%;4分為臥床不起;5分為死亡。該量表由家屬根據病人情況進行評分。
1.2.3 病人病情知情狀況由病人家屬進行評價,分3個層次。知情:完全知道自己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及治療等;部分知情:病人僅僅知道自己所患疾病,不知道病情的嚴重程度及預后、治療;不知情:病人完全不知道自己所患疾病。
1.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0.0軟包進行統計分析,分別采用構成比描述、Spearman單因素相關分析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及家屬的一般資料(見表1)
2.2影響病人家屬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分析(見表2)
經Spearman單因素相關分析發現,病人知情狀況、疾病的診斷、體能狀況以及家庭經濟狀況、病人家屬的文化程度、與病人的關系和病人家庭的生活質量具有相關性(P 3 討論 3.1 病人體能情況與其家屬生活質量的關系 國外占文獻報道,直接照顧病人的家屬,生活質量明顯低于照顧者,且病人病情越重,其家屬生活質量越差,主要表現為疲乏。本調查也發現病人體能狀況與家屬生活質量呈顯著正相關(P 3.2病人知情狀況與其家屬生活質量的關系從表2可以看出,病人知情狀況與其家屬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P 3.3家屬的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病人疾病診斷與其家屬生活質量的關系文化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社會地位的高低和家庭經濟狀況的好壞。在病人的治療過程中,經濟費用問題是病人和家屬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尤其在醫療保險制度尚未普及的我國。有文獻報道,經濟、社會地位較低的病人家屬更易產生憂傷和不幸,本調查也發現經濟費用問題與家屬生活質量呈顯著相關性,提示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中要特別關注這一類病人和家屬。 3.4疾病的種類與其家屬生活質量關系疾病的種類與病人家屬的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相關性,我們在調查的4種疾病中,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家屬的生活質量相對較低,這可能與肺心病、心力衰竭預后較差,易反復發作,病情逐漸加重,治療效果不理想以及由于夜間病情重間接影響夫妻性生活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