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120例右鎖骨下靜脈主管行氟尿嘧啶持續注化療病人實施有效的護理,保證工化療方案的順利完成,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靜脈置管;氟尿嘧啶;化療泵: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20-02
氟尿嘧啶持續泵注化療是腹部胃腸惡性腫瘤術后臨床常用的輔助化療方法,一般需6個~8個療程,據統計外周靜脈留置針給藥72 h-96 h發生靜脈炎高達81.82%。為了減輕病人反復穿刺的痛苦,預防和減輕化療藥物引起的靜脈炎藥物外滲,提高病人滿意度,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6月采用右鎖骨下中心靜脈置管行氟尿嘧啶持續泵注化療120例病人,通過實施有效的護理。現將護理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化療病人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齡17歲~78歲,平均47.5歲;均為腹部手術后行氟尿嘧啶持續泵注化療病人,其中,直腸癌術后42例,胃、賁門癌術后41例,乙狀結腸癌術后20例,肝癌術后9例,卵巢癌8例。
1.2 穿刺方法
根據崔焱主編的《護理學基礎》中的方法,材料選用美國ARROW中心靜脈導管,病人取去枕平臥,頭偏向對側,取胸鎖乳突肌外側緣與鎖骨上緣所形成的夾角平分線上,距頂點0.5cm- 1cm處為穿刺點,常規消毒皮膚,局部麻醉后,試穿,針頭指向胸鎖關節,與皮膚呈30度~40度進針,試穿成功后,按試穿的方向、角度和深度穿刺,穿刺成功后。自針尾置入導絲至30cm處,撤除穿刺針,再沿導絲置入導管至12cm-15cm,上固定翼,縫合固定,接可來福接頭,3L貼膜覆蓋。操作者均受過專業技術培訓,且操作熟練,3例穿刺未成功,行左鎖骨下靜脈置管成功。
1.3 化療泵的原理均使用南通愛普公司生產的便攜式全自動化療泵。原理是利用泵內彈性儲液囊收縮將儲液囊內藥液持續、均勻、定量輸入人體內的靜脈輸液裝置,最大容量300 mL。
2 護理
2.1 正確操作鎖骨下靜脈置管穿刺要嚴格無菌操作,保持穿刺部位敷料清潔干燥,敷貼更換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沒有感染,每周換藥2次。0.5%碘伏溶液作為中心靜脈導管術后皮膚消毒的首選藥物,應用碘伏局部皮膚有一層深褐色薄痂形成,可防止導管旁竇道滲入血液,也可用0.7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待干后用3L貼膜覆蓋。本組采用可來福接頭,它有一個獨特的正壓設計,在拔下注射器或輸液器時會有一個自動向血管方向推進的液體正壓,拔針時只需將輸液器調節夾放開,將接頭旋開即可,不必天天封管,可每1周2周用10mL生理鹽水肝素稀釋液(100U/mL)封管1次。
2.2 化療泵的護理化療泵是一種特殊的輸液裝置,用前先檢查注液泵有無破損,機芯性能是否完好,泵內所加藥物的劑量應準確,不能超過泵的限量;配制藥液遵守無菌原則,注藥時應勻速,泵內有少量氣泡無法排出時,切勿用力拍打,可注入適量空氣靜止片刻,再用空針抽出;排氣完畢后接三通行泵注,輸注過程中要觀察儲液囊藥量變化情況,確保藥液及時輸入。
2.3 心理護理化療泵是一種優于靜脈輸注化療的新型治療模式,病人由于缺乏相關知識,難免會產生懷疑、緊張心理。因此用泵前應做好解釋工作,詳細介紹目的、意義、原理、基本操作過程、化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等,幫助病人建立有效的知識體系,并掌握部分化療泵化療的自我護理技巧。告之病人藥物輸注速度受藥液黏度、環境溫度的影響及其他差異,實際流量會有5%的波動,從而使病人知道藥物輸注完畢的大概時間。告訴病人正確擺放化療泵的位置,勿將瓶體懸掛于輸液架上,以免流速過快,可以隨身攜帶化療泵自由活動,如輸注不暢或輸注結束,化療泵將自動報警。
2.4 胃腸道反應的護理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是氟尿嘧啶常見的副反應,持續泵注化療較傳統化療方式的胃腸道反應輕,本組有8例出現惡心,未嘔吐,12例出現腹瀉,無明顯腹痛。化療前均預防性應用止吐藥,如格雷司瓊、恩丹西酮、甲氧氯普胺,惡心時囑病人深呼吸。保持病室內空氣新鮮,化療期間進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每天飯后服1袋或2袋酸奶可緩解腹瀉,口服十六角蒙脫石,保持肛周皮膚清潔,本組12例腹瀉病人均順利完成化療。
3 小結
氟尿嘧啶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血漿半衰期短,有顯著的時間依賴性。本組采用氟尿嘧啶持續泵注化療,能更好的控制氟尿嘧啶輸注速度,使血藥濃度更加恒定,有利于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經鎖骨下置管時應首選右側,右側靜脈較左側粗、直、短,剌破胸膜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且不會損傷胸導管。右鎖骨下中心靜脈置管行氟尿嘧啶持續泵注化療能減輕化療藥物對局部血管的刺激作用,避免了淺靜脈用藥時頻繁穿刺,減輕了病人痛苦。精確的操作和有效的護理是持續泵注化療順利完成的保證,本組無一例靜脈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