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一對一導樂陪伴分娩服務模式在產科的應用效果。 方法 將598例孕婦隨機分為兩組。導樂組311例,采用一對一導樂全程陪產.對照組287例,僅進行常規產科處理。 結果 導樂分娩組總產程明顯縮短,產后出血量少,剖官產率低,新生兒童息半低,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滿意度導樂組94.9%。時照組78.0%。 結論 導樂陪伴分娩是一種良好的服務模式,可降低產科并發癥,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導樂分娩;精神因素;心理因素;產科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26-02
分娩對于產婦是一種持久而強烈的應激源。分娩應激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也可以產生精神、心理上的應激。產婦精神心理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影響產婦的心理健康。導樂分娩可以使產婦正確面對分娩過程,消除焦慮、不安和恐懼心理。因此,我院產科從2005年5月始開展了一對一導樂分娩,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4年5月-2006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產婦598例,無妊娠并發癥、合并癥,無陰道分娩禁忌證;孕婦年齡、身高、體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系第1胎第1產,頭位,孕周37周~42周。且均已排除堅決要求剖宮產者,根據自愿選擇分為導樂組311例,對照組287例。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的是護理人員隨機排班,8 h工作制,入院后先對產婦進行一般介紹,入待產室無親人陪伴,由當班護士進行觀察處理,并行交接班,無陪伴護士,助產人員與產婦交流少。導樂分娩組:產前醫護人員對其進行有關分娩知識宣教,讓產婦提前參觀病房、待產室、產房,熟悉住院環境。入院后由人陪護人待產室,導樂護士主動與產婦接觸,及時了解她們的心理活動,有針對性進行解釋、開導,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使其情緒穩定,積極配合,進入產程后進行撫摸、鼓勵與支持,密切觀察產程,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導樂護士陪伴直至分娩結束。產后進行早接觸,早吸吮,母乳喂養指導,并進行產后健康宣教,使產婦整個產程在關懷的氛圍中結束。導樂師由優秀的助產師承擔,實行24 h彈性排班。一對一全程陪產。導樂師條件是:有生育經驗,護理大專以上學歷,從事助產工作5年以上,具有助產師以上職稱,有良好的護患關系,較好的溝通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嫻熟的產科專業知識等。通過觀察,比較兩組產婦產程、產后出血量、剖宮產率、新生兒窒息率及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進行u檢驗,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
2 結果(見表1)

3 討論
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殖過程的一個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過程,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行為,產婦和胎兒都具有潛力主動參與并完成這個過程。然而,這個過程復雜且多變,決定這一過程的因素除了產力、產道、胎兒之外,精神心理因素也非常重要。臨產產婦因多種因素影響,情緒緊張,多表現為不安和恐懼,這種不良情緒會使機體產生一系列變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內氣體交換不足,致使子宮缺氧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胎頭部下降受阻,產程延長,產婦體力消耗過多,產后出血及剖宮產率增加。同時也促使產婦神經內分泌產生變化,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血壓升高,導致胎兒缺氧,出現胎兒窘迫。
導樂分娩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產婦在分娩過程中除有家屬陪伴外還有1名導樂師全程陪伴。導樂師主動與產婦及其家屬交流,了解她們的心理狀態,針對產婦的問題,做好健康宣教,包括正常分娩的生理過程,產婦在各產程中應注意的事情;產程中進食、進水、排尿、休息的重要性;各產程中宮縮的特點;產婦情緒變化對分娩進程的影響等。給產婦持續心理上的安慰、感情支持、生理上幫助,減少對自然分娩的各種干擾,充分發揮產婦的主動性、積極性,使每個產婦都能愉快地度過分娩,確保母嬰健康與安全,減少難產及并發癥的發生,有利于母乳喂養。疼痛難忍時,可采取鎮痛措施,如播放音樂和電視節目來營造輕松的氣氛,鼓勵和指導產婦采取自由體位,利用體位減輕產痛和加快產程進展,也可對產婦施行腹部按摩,腰部按壓等技巧,指導其正確呼吸及用力,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消除因疼痛而導致的焦慮、恐懼等情緒。
總之,產婦的情緒直接影響產程進展,影響母嬰健康。導樂陪伴分娩不僅是產時服務的一項適宜技術,亦是一種以產婦為中心的新服務模式,產程中注重給予產婦全方位的支持,尤其是給予產婦心理和精神上的支持,使她們情緒穩定,精神舒暢,使手術產率、新生兒窒息率、產后出血率下降,同時增加了產婦及家屬對醫院的信賴感和滿意度。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