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53-01
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年社會,口腔科老年病人也在日益增多,由于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上所存在的差異,面對老年病人口腔疾病治療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做好治療,也是目前口腔科面臨的新課題。
1 老年病人口腔就醫概況
依據有關資料報道某醫院口腔門診病人中選取110例年齡為60歲84歲就診病人的調查。結果老年牙病就醫病因主要為齲齒及牙周病,分別占49.9%,24.5%。在并存病中常見的為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所占比例分別為19 1%,11 O%,7.0%。同時老年病人就診時50%以上存在著不同的心理障礙。
2 老年口腔疾病治療特點
2.1 針對老年口腔疾病特點治療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口腔組織對疾病易患性增加,修復能力減弱,因而會導致相應疾病發生。如因老年人口腔內涎腺的退行性變。唾液分泌減少。流速慢,對牙齒的沖刷和自潔能力下降。加之牙周組織生理性退縮或病理性萎縮及牙間隙變寬可使食物嵌塞與食物殘渣滯留,給口腔致病菌的繁殖提供有利條件。易導致齲齒及繼發病的發生。
2.2 了解老年口腔病人既往病史老年人常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容易致循環障礙,血流淤積,牙周組織營養不良,代謝產物堆積,使牙周病發生幾率增加。如老年人由于牙本質外露,對冷、熱、酸等機械性刺激均敏感。易引起牙本質過敏。所以在治療老年口腔病人的口腔疾病之前,應認真了解既往病史,針對疾病的特點,制定可行的口腔治療操作方案,選用對癥的藥物,做好治療后的護理指導。
2.3 針對老年口腔病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提前做好疏導工作因受多因素影響,老年病人在治療時和后續治療中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變化。如:有的對治療不理解,對病情發展不理解,在治療中不配合,不聽勸告,不能在有利的時機進行徹底治療;有的存在緊張或恐懼心理,約有50%的老年病人對拔牙及牙鉆產生恐懼;有的因行動不便,交通不便,家庭困難等因素不能在患病早期到醫院就診,拖延甚至放棄治療,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使得治療變得困難,不能達到最佳療效。
3 常見并存病的治療對策
3.1 高血壓高血壓為老年常見病。由于在口腔治療中老年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可能使病人在就醫中病情加重。另外,高血壓病人由于血管彈性差,交感神經對血管反射調節能力減低,治療時間長,躺臥后也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所以要在治療前問清病史,測量血壓并記錄,嚴格掌握手術禁忌證。有中、重度高血壓的老年病人應使用降壓藥,使血壓降至合適后再治療。對于治療時間較長的病人。治療結束后應緩慢坐起,防止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并觀察約10min后。無不適應癥狀方可離開。
3.2 冠心病對有冠心病史病人來講,近期有心絞痛或6個月內有過心肌梗死病史的病人,口腔治療應適當延緩。對于無禁忌證的病人接受口腔治療時,須備好常用的心血管擴張藥物、氧氣等。
3.3 糖尿病對有糖尿病史病人來講,由于糖尿病病人對治療的耐受性差,易出現水、電解質的紊亂及酸中毒,術后易并發感染。在口腔治療前應根據病人病史了解或檢查血糖水平、控制血糖,常規給予抗生素,部分病人治療前若空腹,治療中需注意預防低血糖發生。
4 體會
老年病人的治療有其獨特的方面,在治療中必須因人而異,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既往病史,耐心疏導,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