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56-01
血友病是最常見的一組遺傳性凝血因子缺乏癥,可分為血友病A及血友病B兩型,其中血友病A占80%,主要臨床表現為出血,以軟組織、肌肉、負重關節出血為特征,出血癥狀越早,病情越重。我院血液科2005年9月-2007年8月收治血友病病人53例,住院98次,其護理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53例病人均為男性。年齡1歲~55歲。平均13.4歲;血友病A41例,血友病B 9例,未分型3例;鼻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例,關節出血腫脹5例,尿血3例,頸部出血腫脹1例,腹腔內血腫2例,其他37例為牙齦、舌及局部肌肉出血。
2 護理
2.1 急性出血期的護理
2.1.1 及時補充缺乏的凝血因子一般輸注新鮮血漿,嚴重出血而需外科手術或心力衰竭者,宜用抗血友病球蛋白濃縮劑、冷沉淀物或凝血酶原復合物濃縮劑。凝血因子Ⅷ的補充治療需連續輸注或至少每天2次,凝血因子Ⅶ則可每天1次,以維持所需濃度。每次住院輸注血漿及血制品前均應嚴把質量關,以防感染傳染病。
2.1.2 注意休息急性出血期應臥床休息,若為關節出血。則應抬高患肢,并將患肢放在較舒服的位置,以防止或對抗痙攣姿勢的出現;膝關節出血時,可在膝下墊一個墊子或使用夾板;肘關節出血時可用吊帶吊起上臂或用繃帶包裹,但不能太緊,以防血液循環不暢;頸部出血應注意病人的呼吸情況;尿血者囑多飲水。
2.1.3 冷敷出血早期,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縮,利于止血。用毛巾包裹醫用冰袋置于患處,每2 h冷敷15 min-20 min。冷敷時應嚴密觀察,以防凍傷。
2.1.4 慎用止痛藥疼痛嚴重時,可服用止痛藥,但藥品說明上凡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或“防止血栓形成”的字樣,均為血友病病人禁止用藥。
2.2 關節功能訓練關節疼痛緩解后,鼓勵病人積極進行關節功能訓練,小心活動患處關節,開始時活動幅度不宜過大,應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謴推诳蛇M行按摩,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腫脹,促進肢體功能恢復,但按摩應輕柔緩慢進行,以防引發新的出血。
2.3 加強心理護理血友病是一種終生性出血性疾病,反復的出血。病人及其家屬易產生悲觀、絕望情緒。從而放棄治療。護士應與病人進行溝通。解除病人焦慮、恐懼、自卑及嚴重情緒不安狀態,幫助病人樹立信心。并告知病人及家屬,血友病作為一種單基因疾病,隨著基因技術迅速發展,不久的將來應用基因治療將會得以治愈。
2.4 出院護理
2.4.1 健康指導①預防出血,避免各種外傷;勿做劇烈運動;若需拔牙或手術,應先告知醫生自己是血友病病人;藥品說明上注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或“防止血栓形成”的藥物要禁服;飲食方面,不易多吃的食物有魚類、海鮮、黑木耳、洋蔥、香菇、辣椒等;一般禁止肌肉注射,以防刺破血管引起出血。若出現尿血,要多喝水,多補充蛋白及富含鐵、鉀、鈉、鈣、鎂的食物,如瘦肉、動物肝臟、蛋、奶等;若為關節出血或局部出血,可先行加壓包扎、冷敷,然后到醫院就診。
2.4.2 建立血友病病人檔案指導血友病病人樹立正確的婚育觀,不要為了自己的利益,隱瞞真相;對血友病家族中的女性進行攜帶者檢查,女性攜帶者妊娠早期應行產前診斷,確定胎兒是否患有血友病。防止血友病患兒或攜帶者的出生,降低血友病的發病率。
(本文編輯王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