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72-02
護理人員因為工作的特殊需要,接觸各種類型的病人及其用物,特別是在傳染科工作的護理人員在做護理和治療的過程中,需要近距離接觸具有傳染性的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使用過的醫療廢棄物,這些均造成護理人員的職業暴露。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近幾年來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針對以上問題,對造成職業暴露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防護措施。
1 原因分析
1.1 個人防護意識差在實際工作中許多護理人員防護意識淡薄,沒有養成良好的防護習慣,這與護理人員的傳染病隔離技術、消毒隔離知識認識不足有關,使得在護理工作中存在著不安全醫療隱患。
1.2 防護流程落實不到位護理人員在工作中不慎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了的各種針頭、刀片、剪刀等銳器刺傷或割傷,這是護理職業感染的最危險因素,這與防護流程設計不合理。護理人員未嚴格執行防護流程有關。針刺傷造成護理人員的職業感染危險客觀存在,其中最常見、威脅最大的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
2 自我防護措施
2.1 強化護理人員的職業防護意識加強職業安全培訓和健康教育,使護理人員的防護意識不斷強化,護理人員必須掌握消毒隔離知識、技能,掌握各種消毒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能正確穿脫隔離衣,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要讓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職業防護的重要性,以減少不必要的職業感染。
2.2 嚴格做到標準預防在護理工作中必須嚴格執行標準預防,上崗時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掌握手的清潔消毒指證與方法;接觸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時要戴手套,必要時穿防護衣,戴護目鏡;掌握處理銳器的方法,按消毒技術規范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理使用過的醫療器械及廢物,針對污染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選擇消毒滅菌方法和使用劑量。并針對不同的危險程度采取不同的防護措施。
2.3 建立職業安全制度,創造職業安全環境醫院感染科應深入實際,盡力創造防護環境,改善消毒隔離條件,配備安全防護用品,完善洗手設備,規范醫療廢物的收集及處理,為護理人員提供職業安全保障。護理工作緊張而勞累,易造成護理人員生理心理疲勞,這種狀況可影響行為的準確性和協調性,護理管理者應設法消除引起護理工作壓力的各種因素。
2.4 建立健康檔案,定期健康體檢護理人員在上崗前應進行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做好各種疫苗的接種工作,實行職業暴露和職業感染報告制度,發生職業暴露后,積極采取補救措施是降低職業感染的有效方法,發生銳器傷后自行局部緊急處理后報告院科,根據情況采取措施,實行消毒隔離,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并給予預防用藥。
3 小結
護理人員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以正確的態度認識職業感染的危險性,以積極的態度應對職業安全。職業防護任重道遠,需要社會及醫院的關心、關注,使護理的職業成為一個安全的職業。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