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424.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77-02
臨床實習是護校教學中護生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階段,臨床帶教老師是護生接觸專業實踐的啟蒙者,帶教老師擔負起傳授知識,培養護生能力的雙重任務。根據我院近幾年臨床帶教經驗,現將對實習護士的能力培養體會介紹如下。
1 對護生進行實習前的崗前培訓
護生來到醫院后。首先進行為期1周的崗前培訓,具體內容:①介紹醫院規模、概況、先進設備、技術力量以及各項規章制度。使護生能盡快熟悉環境,自覺遵守院規,服從管理。②通過觀看《南丁格爾事跡》《護士行為規范》錄像帶,請專家談成長體會,學習醫德規范等教育形式,幫助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熱愛本職工作,達到儀表端莊、大方、態度和諧、表情親切、語言文明、服務熱情,作風嚴謹等基本職業素質要求;③教育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問題要從病人利益去思考、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明確自己在病人面前的身份、責任,促進學員角色的轉變;④學習大綱和實習計劃,給他們介紹實習科室的專業特點,實習側重點,使他們了解實習計劃,有意識地按照計劃由淺入深,由側重到全面地完成實習計劃,達到提高能力,掌握實習大綱要求內容的目的。
2 制定護生能力培養計劃
計劃分解各實習科室,做到各科有側重,各實習階段有要求。如:在開展責任制護理的科室,著重培養護生的交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實習中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分析判斷能力。實習末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等。
3 能力培養的具體步驟
3.1 操作能力的培養
3.1.1 基本護理技術操作按學校實習大綱的要求,根據各科特點,每科分擔幾項操作。如:內科注射輸液的多,應重點把好每個同學的注射輸液操作關;外科導尿、灌腸、留置胃管的多,應重點把好導尿、灌腸、留置胃管操作關,使護生能分階段。有重點地練習各項技術操作,達到操作標準化。
3.1.2 特殊操作提前給護生打招呼,讓他們先看書,再敘述操作步驟,注意事項。最后由帶教老師做示范。這樣通過幾例特殊操作,加深了印象,增強了護生的理解力,在將來單獨工作時如遇到實習中做過的操作,就會增強自信。
3.2 觀察能力的培養實習初期階段對護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觀察要由淺入深,開始各科結合本科常見病的臨床表現,布置觀察內容,指導護生如何觀察,以后注意培養觀察的連續性,觀察病人病情的進展、治療效果、疾病轉歸;對一些特殊病例的典型癥狀、體征,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組織全體護生見習。以加深印象,培養觀察的敏銳性。
3.3 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實習中期,護生的觀察能力有所提高,帶教老師要多提問,讓他們帶著問題去看書,以提高他們的分析判斷力。通過提問可以使他們養成主動分析問題的習慣,提高判斷問題的準確性。
3.4 交流能力的培養護生與病人的第一次交流十分重要,交流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護生將來在交流方面的自信心及對交流的興趣。因此,帶教老師在安排護生的第一次交流時要讓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①選擇合適的病人;②與病人交流時應選擇安靜的環境,讓病人有舒適的體位,認真傾聽病人主訴;③讓護生熟悉預交流病人的病情,對該病人所患疾病的病因、機制、臨床表現、治療中藥物的不良反應、并發癥的預防、康復指導等有所了解;④護生通過交流獲得的資料,帶教老師幫助分析,使護生的交流能力不斷提高。
3.5 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護士長利用每天早交班的時間,開始用啟發式有針對性地提1個或2個小問題,讓護生回答,以后逐漸過渡到讓護生能全面分析,講述較復雜的問題。還通過對病人的人院宣教,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6 自學能力的培養在實習中遇到教科書上沒有出現的新業務、新技術,帶教老師可先讓護生到圖書室查閱資料,然后提供有關學習資料,最后以提問方式檢驗自學效果,使他們養成自學的習慣。
3.7 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實習后期通過組織護理查房。讓護生匯報病歷,介紹病人有關情況,提出護理問題,了解護生對病人的估計是否全面、正確,護理問題找的是否準確。是否反映病人的主要健康問題,是否有超前預測能力,然后帶教老師給予補充,以培養護生實際運用能力。
3.8 書寫能力的培養可通過書寫護理病歷、創辦護生雜志、報紙,鼓勵并幫助護生為報紙雜志撰寫有關健康的文章,專業寫作知識講座、寫反思日記等來培養護生的書寫及專業寫作能力。
(本文編輯衛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