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888(2008)1A-0089-01
局部麻醉是指在病人完全清醒的情況下,使身體某一部位的感覺神經傳導功能被阻斷。達到手術無痛的方法之一。我院2007年6月20日對1例陳舊性肘關節脫位病人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開放復位內固定加關節松解術。麻醉過程中病人突發全身抽搐,經搶救處理后,順利完成手術。現將術中搶救及護理報告如下。
1 病例介紹
病人,男,38歲,于2007年6月16日因左側陳舊性肘關節脫位入住我院骨科,完善術前相關檢查后于2007年6月20日在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開放復位內固定加關節松解術,局部麻醉藥為2%利多卡因加mL、O 75%布比卡因10 mL加生理鹽水10 mL混合液。連接7號輸液針頭行左側腋窩穿刺。證實在腋鞘后回抽無血開始推入藥物,注入至15mL時病人突然出現全身抽搐,遂立即拔出針頭,面罩加壓給氧。地西灃10 mg靜脈推注后抽搐慢慢停止。改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術中生命體征穩定,手術順利,術畢病人清醒拔管后安全返回病房。
2 護理
2.1 熟練掌握常用局部麻醉藥的用量及毒性反應麻醉過程中較常見的是因局部麻醉藥吸收或直接注入血管內而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輕者首先出現舌唇麻木、頭痛、頭昏、耳鳴、視力模糊、言語不清,嚴重者出現意識不清、驚厥、昏迷、呼吸停止。本例病人可能是在注射局部麻醉藥的過程中,針頭移位而人血管導致的毒性反應,所以在注射過程中應間斷回抽。
2.2 做好術前準備巡回護士在麻醉開始前應檢查手術室的各種急救藥品是否齊全;吸引器是否完好;氧氣設施、麻醉監護儀、急救插管用物是否準備充分,待一切準備妥善后方可開始麻醉,同時要熟悉各種急救藥品的名稱、用法及作用,在發生意外時能及時準確無誤地進行搶救。
2.3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麻醉時一定要守護在病人身旁,觀察病人的面色、呼吸、心率及血壓變化,主動詢問病人有無不適,積極聽取病人的主訴,及早發現局部麻醉藥中毒的早期癥狀。
2.4 防止意外損傷往往一個手術間一名麻醉醫生和一名巡回護士,除守候在病人身旁外,對于取平臥位麻醉的病人可先用約束帶固定肢體,以防墜床的發生。本例病人因突然意識喪失、全身抽搐,極易造成墜床。
2.5 保持靜脈輸液通道的通暢手術病人無論手術的大小,建立靜脈通道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因手術小、時間短而忽視了建立靜脈通道的重要性。手術病人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因此。建立和保持靜脈通道可為成功搶救贏得時間。
3 體會
手術過程中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情況。而局部麻醉藥中毒最突出的表現是驚厥,此時病人由于胸腹肌肉不協調和強烈收縮,嚴重影響了呼吸和心血管系統,可危及生命。發生毒性反應時除了積極地進行有效地搶救和做好術中護理外,最重要的是預防毒性反應的發生:①應用局部麻醉藥的安全劑量;②防止局部麻醉誤人血管,穿刺后必須細心抽吸有無回血,在注入過程中一定要間斷回抽,以防針頭移位誤人血管;③早期發現前驅癥狀,病人主訴口唇麻木、眼花、耳鳴等時應立即停止給藥;④麻醉前用藥,如地西泮5 mg~7 mg口服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本文編輯王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