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濟南市著名社會公益人物,被稱為全國“無償獻血女狀元”,先后獲得獻血金質(zhì)獎?wù)潞酮劚拇问艿皆珖舜蟪N瘯蔽瘑T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彭佩云的親切接見,被授予“山東十佳兵媽媽”、“泉城公益事業(yè)十大優(yōu)秀人物”等榮譽稱號。早已經(jīng)退休的劉蘇有著多重身份,她說現(xiàn)在電視臺做“臨時工”,只有中午12點到下午1點半或晚上6點之后有時間。我們很好奇,她怎么會這么忙呢?

社區(qū)里的知心大姐
見到劉蘇是在一個工作日的中午,在電視臺的院子里,她出來接我,熟絡(luò)地和我打招呼,那種感覺仿佛是多年不見的阿姨。劉蘇走路很快,風(fēng)風(fēng)火火,我只能小跑似的在后面趕。
利用中午的一點休息時間,她得去原先所在的社區(qū)處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劉蘇曾經(jīng)是濟南市報施居委會主任,也就是現(xiàn)在的長盛社區(qū)。她離開社區(qū)已經(jīng)6年多了,但老街坊遇到比較糾結(jié)的難事,還是會打電話給她,跟她講講,請她出馬。在老街坊的眼里,劉蘇沒有解決不了的事兒。就如這次。
長盛社區(qū)在創(chuàng)城改造后,面貌煥然一新,新建的文化墻上讓通往社區(qū)的柏油路顯得頗為敞亮。可是,轉(zhuǎn)角搭建的違章棚戶非常礙眼,讓這個整潔的新貌打折不少。這戶臨時棚屋里住著一家四口,男戶主是一個刑滿釋放人員,僅靠看守門口小小的停車場和清理三處居民樓的垃圾為主要收入,此外就是每月400元的低保補助,因為無處可去,成為拆遷的“釘子戶”,與居委會工作人員產(chǎn)生矛盾沖突。這次劉蘇前來,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劉蘇說,“我都6年沒來了,不知道會不會買我這個面子?怎么也得試一試。他們也有困難,但是不拆也不行。”在中國正在經(jīng)歷著的大建設(shè)中,這不是一件新鮮事,各有各的原因,但卻都是一個難題。
和劉蘇來到這家的門口,男女主人很熱情地把我們請進家,親熱地拉著劉蘇,把這件事情的原委經(jīng)過講了一遍。狹窄的小屋里很悶熱,劉蘇坐在床邊,很認真地聽著。等他們講完了,劉蘇站在對方的角度,代表居委會,針對各個矛盾點,推心置腹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一直說到男女主人都心服口服。女主人說,“要是你還在居委會,這房子我早就拆了,不能等到今天。只有你是站在我們的角度,設(shè)身處地地為我們著想。我們能不聽嗎?”這件事情就算暫時得以解決,但劉蘇還是有一點擔(dān)憂,“不過我真是已經(jīng)盡力了。他們家的情況很特殊,希望能夠很快落實吧。”
女主人把我們送到街口,劉蘇又被一位老鄰居叫住,敘起舊來。這是6年來第一次重逢見面,可是在老街坊的眼里,仿佛劉蘇一直和大家伙住在一起,沒有絲毫的陌生感,大家伙還是愿意和她說說身邊的事,聊聊心里的話。這讓我見識到了劉蘇的不一般。做社區(qū)工作,家長里短的多是瑣碎事,有時出力又不討好,劉蘇說,“關(guān)鍵是細心加耐心,還得真心,遇到事情也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找到一個平衡點。以心換心,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這是一種最樸素的情感。劉蘇是個熱心的人,做了十幾年的街道工作,別人的事永遠比自己的事情重要,“只要能幫就幫一把”。在這個向物質(zhì)看齊的社會環(huán)境下,很多人失去了這樣的能力。
無償獻血女狀元
很多人得知劉蘇,或許就是從她全國“無償獻血女狀元”的身份開始。
從1977年無償獻血至今,劉蘇累計獻血80000多毫升。2001年,又開始捐獻血小板,每次一個治療量相當(dāng)于800毫升血,每月一次從未間斷過,被譽為全國“無償獻血女狀元”。
80000毫升是個什么樣的概念呢?血液作為人體的流體組織,約占體重的7-8%,一個體重50千克的人,血液總量大約為3000-4000毫升。80000毫升,相當(dāng)于20個正常人血液的總量!但是說起這些,劉蘇很平靜,“我感覺獻血是自愿的事情,不能強求,更不要以多少論英雄。”據(jù)了解,目前山東每年臨床用血量達180噸,全部來自無償獻血。在全省每年50多萬人次的無償獻血中,女性占1/3左右,獻血人次約為17萬。
劉蘇說,獻了這么多年血,最讓她感動的就是第一次獻血和第一次獻血小板,救治的都是孕婦,或許這樣的巧合就是緣分吧。
1977年6月12日,劉蘇的一個女同事宮外孕處于半昏迷狀態(tài),急需輸血。于是單位的領(lǐng)導(dǎo)組織職工準(zhǔn)備獻血。經(jīng)過驗血,只有劉蘇和另一個男同事是B型血。于是,他們每人抽了200毫升血。很快,自己的血一滴滴地流進了同事的身體。她親眼看到同事的嘴唇由青變紅,臉色由蒼白變?yōu)榧t潤,“既高興又激動,眼淚唰的一下就出來了。”從此,“獻血能救人一命”成為了劉蘇堅持獻血的信念。

1999年12月的一天,劉蘇接到山東省血液中心的電話,得知有病人急需B型血小板,她立刻趕到醫(yī)院,采血樣檢驗合格后,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就開始采劉蘇的血小板。后來她才得知是一個產(chǎn)婦大出血需要輸血。“一下救了兩條人命,我心里那個高興呀!”
從1994年開始,劉蘇真正走上了無償獻血之路。一開始是每3個月獻一次,一次400毫升;從2000年開始,她改為獻血小板,一開始每隔21天獻一個療程的血小板(約合800毫升全血),后來山東省血液中心考慮到她的年齡大,就讓她改為一個月一次,每次也是獻一個療程的血小板。現(xiàn)在,劉蘇已經(jīng)超過了獻血的年齡,但她的血液質(zhì)量比普通人好很多,有需要,她還是會及時獻出愛心。
劉蘇臉色紅潤,身體健康,看起來比實際的年齡要年輕很多,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她獻了這么多的血,“這是因為他們對獻血有誤解”。劉蘇說,獻血其實是有益身心健康的,特別是精神上的愉悅讓她覺得自己仿佛是越活越年輕了。
科學(xué)研究證明,定期適量獻血,特別是單獻紅細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以使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加快血液流速后,腦血流量提高,從而達到緩解或預(yù)防高粘血癥,使人感到身體輕松、頭腦清醒、精力充沛。劉蘇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如果把我所得的榮譽證書都拿出來的話,恐怕兩麻袋也裝不下。但是這些證書對我來說也沒有什么具體的意義,不發(fā)給我這些證書,我也還是會獻血。”現(xiàn)在,劉蘇數(shù)不清的各類獎項、證書均被全國婦女兒童博物館當(dāng)做展品并永久收藏。
“臨時工”
在劉蘇的簡歷里面,除了擔(dān)任濟南市歷下區(qū)東關(guān)街道長盛社區(qū)居委會主任之外,她還從事過很多其他的工作。
2002年3月-2007年,山東省血液中心無償獻血宣傳員(臨時工)。
2004年,歷下區(qū)婦聯(lián)“愛心媽媽熱線主持人”。
2005-2008年,歷下區(qū)法院優(yōu)秀陪審員。
2007年10月到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辦公室工作至今(臨時工)。
如果按照劉蘇的話來說,這些工作大都是“臨時工”。但是她干一行愛一行。2002年,劉蘇不僅每個月到省血液中心獻血,退休后的她還成為了山東省血液中心一名無償獻血宣傳員,每天都跟著獻血車出去宣傳,她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
她樂于助人,多次資助因家境貧寒而面臨輟學(xué)的學(xué)生、患病的退伍軍人、向社會捐款#8943;#8943;為了捐助希望工程的孩子寧愿將自己的大房子租出去,而和全家人擠在一個小屋里。她積極參與各類志愿服務(wù)活動,深入社區(qū)、學(xué)校、企事業(yè)單位開展獻血、教育等各類社會活動。
2004年,劉蘇被歷下區(qū)婦聯(lián)聘為社區(qū)家庭教育志愿者,設(shè)立了“熱心媽媽熱線”,先后接聽各類熱線800多次。
在她的言傳身教下,兒子蔡嘯也多次參加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并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解放軍炮兵學(xué)院,多次立功受獎,并被學(xué)院授予“學(xué)習(xí)雷鋒、志愿服務(wù)先進個人”榮譽稱號。說起兒子,劉蘇掩不住內(nèi)心的高興,兒子永遠是母親最大的驕傲。
2007年10月,劉蘇在接受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的采訪后,接到欄目組的電話,聘請她來欄目組工作。劉蘇說自己并沒有什么專業(yè)特長,既然人家能看重咱,咱就得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給人家添麻煩。為了趕上時代的步伐,53歲的劉蘇也開始學(xué)習(xí)使用電腦。
每天早起鍛煉身體,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過好每一天,這是劉蘇現(xiàn)在的生活,和身邊每一個普通人一樣,但是她卻做出了不普通的事情。面對生活,53歲的劉蘇仿佛有無限的熱情和激情,認真地演繹著人生,也不斷界定著自己的身份,并且影響著身邊的人。
Liu Su: A Heart with Love
Liu Su, one of the famous characters in the public welfare of Jinan City, is called the national “No. 1 Woman for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She has won the gold prize and the cup for blood donation and was received by Peng Peiyun, former Vice Chairman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and President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for four times. She was won the titles of one of the “Best Ten Soldiers’ Mothers of Shandong” and one of the “Best Ten Characters in Terms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work of Public Service”.
From her first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in 1977 till now, Liu Su has donated more than 8,000 milliliters of her blood. In 2001, she started to donate blood platelets. Every therapeutic dose is equivalent to 800 milliliters of blood. Once a month, she has never stopped. Liu Su looks very healthy and much younger than her actual age. So many people don’t believe that she has donated so much blood. “They misunderstand the blood donation”, She said, blood donation was good for our health, especially for our mental happiness. She felt herself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Liu Su gets up early every morning to take exercises. She puts great enthusiasm into her work every day and tries to do everything well: this is the life of Liu Su. She is an ordinary person, but she has done great things. Liu Su is 53 years old and she lives her life with unlimited devotion and enthusi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