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1構成物質的粒子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物質的構成、粒子的性質、物質變化的微觀解釋等知識都是近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同學們復習時不要死記硬背概念,應該理清知識脈絡,并聯系實際加深對有關概念的理解.
1.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它們都是構成物質的粒子.
(1) 分子和原子質量、體積都很小;
(2) 不停地運動;
(3) 粒子之間有間隔;
(4) 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
2. 會用粒子觀點解釋一些常見的物理變化及化學變化.例如:物質的三態變化、熱脹冷縮與分子間的間隔變化有關;溶解、擴散等現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化學變化是構成物質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可采用對比、歸納的方法,建立概念間的區別和聯系,熟悉分別由分子、原子、離子構成的典型物質,熟記幾類由原子、離子構成的特殊物質,有助于正確判斷物質的微觀構成.
3. 由粒子結構示意圖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元素種類(根據質子數)、粒子種類(根據質子數與電子數的關系,可判斷原子、陰離子或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元素的化學性質(根據最外層電子數)等.
[典型例題研析]
【研析】氫氣由氫分子構成,因而保持氫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氫分子,且每個氫分子由2個氫原子構成.同學們在弄清楚概念的同時,還要具備想象能力.
答案:A
例2 (2007#8226;長沙)下列關于分子、原子和離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鈉原子的質子數大于鈉離子的質子數
C. 當二氧化碳氣體變成干冰時,二氧化碳分子間不存在間隔
D. 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
【研析】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并不是說原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它本身是由電子、質子、中子等粒子構成的.原子可以得或失電子后形成離子,但質子數不改變.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其氣、液、固三態是由于分子間的間隔不同而表現出來的,但不論哪種狀態,分子間都存在間隔.
答案:D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在相同數目的CO2和SO2分子中,所含一樣多的是().
A. 氧分子B. 氧原子
C. 氧元素D. 碳和硫的質量
2. 200多年前,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氣成分,其中一項實驗是加熱紅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氣,該反應示意圖如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原子的個數沒有發生改變
B. 氧化汞分解過程中,分子的種類沒有發生改變
C. 氧化汞、汞、氧氣都是化合物
D. 氧化汞、汞、氧氣都由分子構成
3. 下列各粒子的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4. 最近科學家制造出原子序數為112號的新元素,其相對原子質量為277,下列有關112號元素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原子的中子數為112B. 原子的質子數為165
C. 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112D. 原子的核電荷數為277
5. 我們生活的世界由豐富多彩的物質組成,物質是由微小的粒子構成的.請你分別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種物質:由原子構成的物質__________,由分子構成的物質__________,由離子構成的物質__________.
6. 碘元素(元素符號為I)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右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x的值為__________.
(2) 一般情況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碘元素的化學性質與下列元素的化學性質最相似的是().
7. 人們為揭示原子結構的奧秘,經歷了漫長的探究過程.1897年,湯姆生發現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盧瑟福等人為探索原子的內部結構又進行了下面的實驗:用一束帶正電且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運動的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① 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 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 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
(1) 現象①:__________;(2) 現象②:__________;(3) 現象③:__________.
8. (1) 向容積為250 mL的細頸玻璃儀器A中加水至虛線處,再滴幾滴紅墨水,一段時間后,A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
(2) 繼續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處正好與刻度線相切.塞緊玻璃塞,將A中液體倒轉搖勻,重復2次.靜置一段時間后,A中的現象為__________,說明__________.
9. 右圖形象地表示了水在常溫下的揮發和水受熱加快蒸發的情況.由此可以得出的信息:(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課時2 組成物質的元素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熟記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會運用元素周期表是正確解答相關試題的基礎.圍繞元素周期表命制的開放性試題是近年中考的趨勢.
1. 明確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化學性質,原子的質子數等于核外電子數等.
2.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人體中含量最多是氧元素.
3. 食品、飲料、藥品等物質中的成分通常都是用元素來描述.
4. 注意書寫離子符號與元素化合價標法的區別.
5. 從元素周期表中可獲得的信息:原子序數(或質子數)、元素符號、元素名稱及種類、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結構及規律、元素性質規律等.
[典型例題研析]
例題 (2007#8226;南通)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質和用途,尋求內在規律,科學家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和性質,將它們科學排列成元素周期表.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常量元素.
試根據上表回答下列問題:(1) 氮元素的核電荷數x=__________.(2) 與鈉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為__________.(3) 氧、氯、硫、磷在化學反應中一般易__________電子,趨向達到相對穩定結構.(4) 分析上表可發現每一行元素從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條規律是__________.
【研析】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或質子數,等于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數.金屬元素的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失電子,而非金屬元素的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容易得電子.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核電荷數或質子數依次遞增的順序排列,表現了元素原子結構及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同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等,從上到下電子層數依次遞增,化學性質相似;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從左到右最外層電子數依次遞增,電子層數相等,化學性質由易失電子過渡到易得電子,呈周期性變化.
答案:(1) 7 (2) K(或鉀) (3) 得到 (4) 核電荷數依次增大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將地殼中含量較多的4種元素按從多到少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Si、O、Al、Fe B. O、Si、Al、Fe C. Al、Fe、O、Si D. Si、Al、O、Fe
2. 最近俄羅斯科學家利用第72號元素鉿和第74號元素鎢,精確測定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萬年形成.鉿、鎢兩種元素原子的本質不同是().
A. 核內質子數 B. 核內中子數 C. 核外電子數 D. 相對原子質量
3. 某同學在對比不同粒子的質子數和電子數時發現,存在不同粒子的核內總質子數不相同但核外電子總數相等的情況,你認為對這些粒子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可能是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B. 可能是不同種元素的原子和離子
C. 可能是同種元素組成的分子和離子
D. 可能是不同種元素組成的分子和離子
4.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12號元素的離子符號是Mg+2
C. 表中左邊是非金屬元素、右邊是金屬元素
D. 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0
5. 下面是5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
(1) 示意圖中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種元素.A圖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周期.
(2) 圖中表示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下同),陰離子是__________,兩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6. 圖表是整理數據、發現其中規律的一種重要工具.1~18號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如右圖.試回答:
(1) 第3周期11~18號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變化的趨勢是__________.
(2) 圖中He與Ne、Ar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不一樣,但都處在每周期的結尾處,從原子結構上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
(3)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元素的化學性質有密切關系.鈉原子核內有11個質子,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個電子,鈉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____(填“得”或“失”)電子.
(4) 探究鉀元素(原子序數為19)單質與水反應的生成物.甲同學猜想生成物為KOH和H2;乙同學猜想生成物為KOH和O2,你認為__________同學的猜想不合理,請從化合價的角度解釋原因.
課時3 物質的多樣性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為便于研究,將物質按照組成分為純凈物、混合物、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有機物、無機物等.同學們復習時最好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區別,并聯系典型物質提高理解和運用能力.常見物質的分類是中考必考的知識點,對幾種高頻出現且易混易錯的物質,如冰水混合物、鹽酸、各種常見合金等要重視.解答有關題目重在把握概念的內涵.
[典型例題研析]
例1 (2007#8226;湖北荊州)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一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單質B. CO具有還原性,可用于煉鐵
C. 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氫離子D. 堿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研析】同種元素可組成多種單質,如常見的碳單質就有金剛石、石墨、C60等.由酸、堿、氧化物的定義可知,酸中一定含有氫離子;堿中一定含有氫氧根離子,故堿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答案:A
例2 (2007#8226;濰坊)把物質按照一定依據進行分類,是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用途的常用方法.現有3組物質:① 金剛石、水銀、鎂條、干冰;② 醋酸、小蘇打、食鹽、純堿;③ 白酒、空氣、鹽酸、白磷.每組中均有一種物質所屬類別與其他三種不同,這三種物質依次是().
A. 金剛石、小蘇打、白酒 B. 干冰、醋酸、白磷
C. 水銀、食鹽、空氣 D. 鎂條、純堿、鹽酸
【研析】第①組中除干冰屬于化合物外,其他三種物質均屬于單質;第②組中,醋酸屬于酸,另外三種屬于鹽,其中純堿是在物質分類中易錯且常考的一種物質,純堿是碳酸鈉的俗名,它屬于鹽;第③組中,白磷屬于純凈物,其他為混合物,要注意鹽酸的分類較易判斷錯誤,它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屬于混合物.
答案:B
【研析】要判斷可能屬于氧化物的物質,首先物質必須是純凈物,即由一種分子構成;其次,它的分子應由不同種原子構成;再次,由于氧化物均是由兩種元素組成,故該物質的分子中應含有兩種原子.
答案:A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現有以下類推結果:①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②堿的水溶液呈堿性,所以堿性溶液一定是堿溶液;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機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其中錯誤的是().
A. 只有①B. 只有①②③C. 只有②③④D. 全部
2. 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人們在認識事物時可以采取多種分類方法.從組成分類來看,Na2SO4不屬于().
A. 化合物B. 氧化物C. 硫酸鹽D. 鈉鹽
3. 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下頁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B. 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包含關系
C. 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D. 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并列關系
4. 某實驗室有甲、乙、丙、丁4個藥品櫥分別存放了如下藥品,該實驗室購進了2瓶無水氯化鈣,應將其放在().
A. 甲櫥 B. 乙櫥 C. 丙櫥 D. 丁櫥
5. 如下圖,○和●分別表示兩種質子數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某種化合物的是().
6. 某物質經測定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物質().
A. 一定是純凈物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不是化合物D. 一定是一種單質
7. 如右圖是“神舟”六號飛船發射升空的照片.
(1) 航天員在太空中每人每天大約需要0.9 kg氧氣、2.5 L水和0.6 kg食物,排出1.0 kg二氧化碳及1.8 kg水蒸氣等.上述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2) 飛船的外殼是用金屬、玻璃和工程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其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8. 用“單質”、“化合物”填空:在化合反應中,生成物一定是__________,而不可能是__________.在分解反應中,生成物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但反應物一定是__________.
9. 物質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有機物和無機物、純凈物和混合物等.現有3組物質:① 紅磷、鎂、鋁、水;② 乙醇、生石灰、醋酸、葡萄糖;③ 加碘食鹽、白酒、純堿、食醋.每組中均可選出一種物質,該物質所屬類別與其他三種不同.所選的三種物質混合后可以發生反應,制得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則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物質的分類標準有多種,請自擬兩個分類標準,將氫氣、氧氣、水、二氧化碳中的三種包括在某一標準內,而另一種不在該標準內.
(1) 標準1:__________,包括的物質:__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
(2) 標準2:__________,包括的物質:__________.
課時4 化合價與化學式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1.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
2. 化學式可表示物質、物質的一個分子、物質的組成和構成.按一定要求寫出符合題意的化學式是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同學們不僅要能熟練運用化學用語,更要熟練掌握常見物質的性質和用途.
3. 化學用語中“符號”周圍數字的意義:① 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這種粒子(分子、原子、離子)的個數;② 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這種分子(或原子團)中含有此原子的個數.③ 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一個這種離子所帶正(或負)電荷數.④ 符號正上方的數字表示這種元素(或原子團)在此物質中所顯的化合價.建議同學們用列表歸納的方法將相關知識整理在一起,并從宏觀與微觀角度比較描述符號意義時的不同之處.
[典型例題研析]
例1 (2007#8226;南通)一種新型高效凈水劑PAFC(聚合氯化鐵鋁,化學式為[AlFe(OH)nCl6-n]m),是以工業生產廢料為原料制取的,廣泛應用于工業污水的處理.該凈水劑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A. 0B. +2C. +3D. +6
【研析】在化合物中鋁元素通常顯+3價,氯元素通常顯-1價,氫氧根顯示-1價,根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求得鐵元素顯示+3價.這類題計算依據是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
答案:C
例2 下列粒子符號中,對“2”含義的理解正確的是().
A. 2Cu中的“2”表示2個銅元素
B. Fe2+中的“2”表示每個亞鐵離子帶有2個單位的正電荷
C. H2S中的“2”表示1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2個硫原子
D. Al2([SO4][-2])3中化學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為-2價
【研析】A中“2”表示2個銅原子;C中“2”表示1個硫化氫分子中含有2個氫原子;D中“2”表示硫酸根離子為-2價.
答案:B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鈦鐵礦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FeTiOx,其中鐵元素和鈦元素的化合價均顯+3價.則x為().
A. 2 B. 3 C. 4 D. 6
2. 我們經常食用的甘蔗里含有豐富的蔗糖(C12H22O11).下列關于蔗糖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1個蔗糖分子中含有11個水分子
B. 蔗糖是由碳、氫、氧3種元素組成的
C. 蔗糖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8
D. 1個蔗糖分子中含有45個原子
3. 化學用語是學習和交流化學知識的通用語言.以下化學符號所表示的意義最多的是().
A. FeB. HC. [SO4][2-]D. 2H2O
4. 從Ca、Mg、O、H、Cl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寫出相應物質的化學式.
(1) 一種非金屬單質__________.
(2) 一種金屬氧化物__________.
(3) 一種難溶性堿__________.
(4) 一種可溶性鹽__________.
5. 從Ca、C、S、H、O、N中選擇適當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 ① 2個氫原子__________;② 3個硫酸根離子__________;③ 一氧化氮中氮顯+2價__________.
(2) 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質的化學式:① 最常用的溶劑__________;② 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防腐的單質__________;③ 能形成硫酸型酸雨的空氣污染物__________.
(3) 用它們中幾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各寫出一個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① 分解反應__________;② 復分解反應__________.
6. 地殼中元素種類達100余種,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__,這兩種元素的單質在加熱條件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課時5 根據化學式的計算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1. 根據化學式的計算.能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近年中考的趨勢是結合某些商品標簽展開計算,要求同學們能看懂商品標簽上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能根據化學式計算相對分子質量、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等.通過分析、計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判斷混合物中是否存在該化合物.
[典型例題研析]
例1 (2007#8226;汕頭)蛋白質在人體胃腸內與水反應,最終生成氨基酸被人體吸收.丙氨酸(化學式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種.
(1) 丙氨酸分子中C、H、O、N原子個數比為__________.
(2) 丙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是__________,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3) 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質約18 g,蛋白質中氮元素的平均質量分數為16%.現測定某奶粉每100 g中含有氮元素為2 g.請通過計算判斷該奶粉是否屬于合格奶粉.
【研析】第(3)問由奶粉中氮元素的含量轉化成蛋白質含量是解題的關鍵.
答案:(1) 3∶7∶2∶1 (2) 89 15.7% (3) 2 g÷16%=12.5 g<18 g,屬于不合格奶粉.
例2 缺鈣會導致兒童發育不良或佝僂病.小明從食物中攝入鈣元素不足,每天還需要服用2片某種鈣片.該鈣片標簽的部分內容如右圖(鈣片中只有碳酸鈣含鈣元素),小明每天從鈣片中攝入鈣元素的質量為().
A. 0.30 g B. 0.60 g C. 0.75 g D. 1.50 g
【研析】每片含鈣元素的質量為0.75 g××100%=0.30 g,每天2片共0.60 g.如果粗心而忽略了“每天還需要服用2片”,就會得出錯誤答案.
答案:B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在氧化鐵(Fe2O3)、氧化亞鐵(FeO)和四氧化三鐵(Fe3O4)中,鐵的質量分數按由大到小順序排列的是().
A. Fe3O4、Fe2O3、FeO B. FeO、Fe2O3、Fe3O4
C. FeO、Fe3O4、Fe2O3 D. Fe2O3、Fe3O4、FeO
2. 常溫下,某氣體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測得該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該氣體組成可能為下列中的().
① SO2 ② SO2、CO ③ SO2、N2 ④ CO、N2 ⑤ SO2、CO、N2
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⑤D. ①④⑤
3. 只含銅、氧兩種元素的固體樣品9.0 g,測得其中含銅元素的質量為8.0 g.已知銅的氧化物有CuO和Cu2O,下列有關該固體樣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其組成只有2種情況 B. 一定是CuO與Cu2O的混合物
C. 可能是Cu2OD. 若由兩種物質組成,則其中一種質量分數為
4. 右圖是兩種化肥標簽的一部分.(1) 從標簽上看,兩種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質之一是__________;碳酸氫銨不同于尿素的化學性質是__________.(2) 這種“尿素”和“碳酸氫銨”含氮的質量之比為__________.(3) 就含氮量而言,50 kg這種碳酸氫銨相當于__________kg(精確到0.1 kg)這種尿素.
5. 某樣品由兩種氮肥組成,已知其中一種氮肥是硫酸銨,另一種是硝酸銨或碳酸氫銨.經測定該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28%,則該樣品中另一種氮肥是__________.
6. 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應補充約14 mg的鐵,其中大部分來自食物.如果全部通過服用含FeSO4#8226;7H2O的片劑補充鐵,則每天約需要服用含__________mgFeSO4#8226;7H2O的片劑.
市場上某硫酸亞鐵片劑中Fe2+的含量為16.0%.該片劑中的Fe2+在空氣中易變質,國家規定該片劑中Fe2+變質超過10.0%即不能再服用.為檢驗某藥店出售的硫酸亞鐵片劑是否失效,取10.0 g該片劑經測定含1.52 gFe2+.通過計算說明該片劑是否能服用.
7. 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每天需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蛋白質的代謝產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從食物中攝取的蛋白質經代謝后完全轉化為尿素排出體外,每人每天相當于排出尿素30 g.(1) 30 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2) 已知蛋白質中氮元素的平均質量分數為16%,則每人每天至少應從食物里攝取的蛋白質為多少克?(3) 請你根據下表中幾種常見食物的蛋白質含量,計算出每天至少應攝入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滿足你對蛋白質的需求(可以只攝取一種食物,也可同時攝取幾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