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1四類基本化學反應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理解化學反應現象和本質的聯系(重點),掌握四大反應類型的特點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是難點.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知道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熟悉常見的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和復分解反應四大反應類型,并能解釋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現象(中考熱點).能根據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判斷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是反應向著溶液中離子數目減少的方向進行(易混點).根據金屬活動性順
序表判斷有關置換反應能否發生(易錯點).
[典型例題研析]
例1 (2007#8226;山東)下列物質質量增加的變化有一種與其他三種存在本質的區別,這種變化是().
A. 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質量增加
B. 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
C. 久置的生石灰質量增加
D. 久置的鐵釘生銹質量增加
【研析】氫氧化鈉放置在空氣中,既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潮解,又能與二氧化碳反應而變質,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濃硫酸因吸收水分而質量增加,屬于物理變化;生石灰久置在空氣中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于化學變化;鐵釘生銹是鐵與水和氧氣發生了反應,屬于化學變化.
答案:B
例2 (2007#8226;黃岡)氧氣可以和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如右圖,關于三個反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 都是化合反應B. 生成物都是固體
C. 都需要點燃 D. 都和氧氣反應
【研析】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本題考查了可燃物在氧氣中燃燒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狀態及反應現象,關鍵是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答案:B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下列能量的轉化過程中,主要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 電熱器取暖B. 蠟燭照明C. 水力發電D. 太陽能供熱
2. 物質的用途與性質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銅用于制導線,是由于銅有良好的導電性
B. 氮氣常作保護氣,是由于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 CO2用于滅火,是由于CO2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氣大
D. 鐵制品表面涂“銀粉”(鋁粉)防銹,是由于鋁的化學性質比鐵穩定
3. X、Y、Z、W是四種不同的金屬,為比較金屬活動性的大小,某同學利用這四種金屬單質、鹽酸、Z的硝酸鹽和W的硝酸鹽,進行有關實驗,結果如下表(能反應的記為“+”,不能反應的記為“—”,無標記的表示未做該實驗).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為().
A. Y>W>X>ZB. W>X>Y>Z
C. X>Y>W>ZD. Y>W>Z>X
4. 下列物質間不能發生復分解反應的是().
A. 氫氧化銅和稀硫酸B. 氯化鈉溶液和稀鹽酸
C. 飽和石灰水和碳酸鈉溶液 D. 碳酸氫鈉和稀鹽酸
5. 為探究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張麗同學利用鐵絲、鋅片、銅絲、稀鹽酸、硫酸銅溶液和硝酸銀溶液進行了下面的實驗:將鋅片與銅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鋅片表面有氣泡產生,銅片無明顯變化;將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沉積;將銅片放入硝酸銀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黑色物質生成,一段時間后逐漸變為銀白色.(1) 由實驗可得出的金屬活動性關系是__________.(2) 要確定上述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應補充__________的實驗,理由是__________.
6. 某實驗中學的同學開展復分解反應研究性學習.
【練習質疑】下列各組物質間能否發生反應?若能,請寫出③、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② 碳酸鈉溶液與硫酸
③ 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 ④ 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
【研究討論】上述反應為何能發生?同學們認為是反應物中有特殊的陰、陽離子,如① 中有H+和OH-,② 中有__________,③ 中有__________,④ 中有__________.
【構建網絡】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這些離子,并用短線相連這些陰、陽離子,使兩兩結合能生成沉淀或氣體或水,如下圖形成網絡.現有Ca2+、[SO4][2-]、[NH4][+],請將它們填入下面合適的“()”中.
【拓展運用】通過形成的網絡,可以判斷離子間能否共存,進行物質的鑒別,用于物質的除雜等.如硫酸鈉溶液混中有硫酸銨,可加入__________(填寫化學式)除去硫酸銨.
課時2質量守恒定律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實驗探究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能說明常見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重點).能用粒子的觀點解釋質量守恒定律(難點).通過探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變化,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提出問題和設計實驗探究方案是中考熱點.
中考題常通過對一些實際問題的分析,考查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同學們要會運用分子、原子的知識從微觀角度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認識在化學反應中各反應物質量總和與各生成物質量總和相等的原因,初步掌握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科學思想方法.
[典型例題研析]
例題 (2007#8226;河南)煤氣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氣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燒時發生的反應為2X+9O2[=][點燃]4CO2+2SO2+6H2O,則X是().
A. C4H12S2 B. C2H6S C. C2H6O2S D. C2H6
【研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有4個C、2個S、12個H和18個O,故反應物中也應有4個C、2個S、12個H和18個O,通過觀察9個O2有18個O,故X的化學式是C2H6S.
答案:B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已知化學方程式X+2O2[=][點燃]CO2+2H2O,下列對X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A. X是一種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B. 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
C. X是一種重要的氣體燃料D. X的化學式是CH4
2. 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中各量變化關系的是().
A. 用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加熱制氧氣
B. 向一定質量的石灰石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
C. 向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中不斷加入氧化鈣固體
D. 分別向等質量的鋁和鐵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鹽酸至過量
3. 在一密閉容器中盛放A、B、C三種物質各30 g,經電火花引燃,充分反應后各物質質量如下表.下列關于此反應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A. C物質中所含元素種類是A、B、D三種物質中所有元素種類之和
B. 變化后待測A的質量為5 g
C. 該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D. A物質可能是單質
4. 自來水消毒過程中常會發生如下化學反應,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可用右圖表示.(1) 圖乙所示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_____反應.(2) D物質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3) 分別寫出圖甲、乙所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課時3 化學方程式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反應方程式(重點).能根據給出的新情境寫出化學方程式(難點、中考熱點).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它能從“質”和“量”兩個方面表示具體的化學反應:表示反應是真實存在的,無論反應物還是生成物,其組成都是符合客觀事實的;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解有關化學方程式的題目時要注意化學方程式的含義,掌握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方法和步驟.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礎和關鍵.
[典型例題研析]
例題 用化學方程式解釋下列問題.
(1) 鋁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
(2) 氫氧化鈉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其原因是__________.
(3) 食品包裝袋內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劑,其原因是__________.
【研析】本題結合生活實例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較好地體現了化學符號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鋁被氧化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Al2O3保護膜,阻止了鋁被進一步氧化;氫氧化鈉暴露在空氣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Na2CO3和H2O;生石灰易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
答案:(1) 4Al+3O2=2Al2O3 (2) 2NaOH+CO2=Na2CO3+H2O (3) CaO+H2O=Ca(OH)2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下圖是某個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 NO+CO=N+CO2 B. NO+CO2=NO2+CO
C. NO2+CO2=NO+CO D. NO2+CO=NO+CO2
2.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 3CO+Fe2O3[=][高溫]2Fe+3CO2B. Cu+AgNO3=Cu(NO3)2+Ag
C. Cu+H2SO4=CuSO4+H2↑ D. CuCl2+K2SO4=CuSO4+2KCl
3. 化學工業上人們常說的“三酸兩堿”就是指硫酸、鹽酸、硝酸和燒堿、純堿.往滴有幾滴酚酞溶液的燒堿溶液中滴入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由__________色變為無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4. 食品腌制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因亞硝酸鹽易誘發癌癥而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有人設想:先向含有亞硝酸鹽(以NaNO2為例說明)的腌制食品中加入過量的氯化銨,共熱后生成無毒無害的氮氣、水和氯化鈉;然后再持續加熱,使過量的氯化銨分解為氨氣和氯化氫氣體.經過這樣處理的腌制食品就可放心食用.請寫出設想中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1)__________;(2)__________.
5. 化學與生產、生活等密切相關.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下列有關反應的原理.
(1) 生活中用天然氣作燃料.
(2) 工業上用熟石灰處理硫酸廠的廢水.
(3) 實驗室制取氧氣.(寫出一個即可)
6. 常見金屬D的制取與轉化關系如下(有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 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
(2) 寫出上圖中①、②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 反應③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
課時4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重難點突破#8226;易混易錯點剖析]
熟練運用化學方程式進行解題,且步驟完整,格式規范是重點.能夠熟練掌握幾種常用的解題技巧與方法.認識定量研究對于化學科學發展的重大作用.解答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時,首先要認真審題,弄清已知、未知,找出數量間的關系,正確寫出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再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常用的解題方法有守恒法、比例法、差量法等.物質的化學式寫錯或化學方程式未配平均會導致計算錯誤.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應是實際參加反應
的物質的質量,對于題目給出的不純物質的質量應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再進行有關計算.
[典型例題研析]
例題 (2007#8226;山東)某學校的探究學習小組對當地的石灰石礦區進行調查,測定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該石灰石樣品16 g,把80 g稀鹽酸分4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右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雜質不溶于水,不與稀鹽酸反應).
(1) 經計算,上表中n的數值為__________.
(2) 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
(3) 求鹽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研析】從表中數據知,隨著鹽酸的加入,剩余固體的質量逐漸減少,第3次加入20 g鹽酸后固體減少的質量與第1次和第2次不同,說明第3次鹽酸有剩余,故第4次再加入20 g鹽酸時剩余固體質量應仍為2.8 g,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82.5%.根據第1次20 g鹽酸與16 g-11 g=5 g碳酸鈣反應,可求出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8.25%.本題聯系實際讓同學們學會通過分析實驗數據確定已知量.
答案:(1) 2.8 (2) 82.5% (3) 18.25%
[2008年中考預測訓練]
1. 53 gNa2CO3和42 gNaHCO3分別與過量的鹽酸反應,則().
A. Na2CO3放出的CO2多
B. NaHCO3放出的CO2多
C. Na2CO3和NaHCO3放出的CO2一樣多
D. 無法比較Na2CO3和NaHCO3放出CO2的多少
2. 將等容積、等質量(含瓶塞、導管、燃燒匙及瓶內少量的細沙)的兩個集氣瓶置于天平的左、右兩盤,并調至平衡,然后同時迅速放入點燃的等質量的白磷和木炭(如下圖),使兩者充分燃燒后再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此時的天平().
A. 指針偏向右
B. 指針偏向左
C. 仍處于平衡狀態
D. 指針先向左后向右偏
3. 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測定某電渡廠所用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取該CuSO4溶液50 g,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溶質質量分數的NaOH溶液40 g,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Cu(OH)2沉淀4.9 g.(1) 計算CuSO4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2)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_g.
4. 將4.4 gCO2通入200 g4%的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1) 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_g.(2) 求生成的Na2CO3的質量.(3) 反應后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__7(填“>”、“=”或“<”).
5. 右圖是實驗室所用鹽酸試劑瓶上標簽的部分內容.(1) 欲配制14.6%的稀鹽酸1 000 g,需用這種鹽酸多少毫升?(2) 13 g鋅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理論上可制得氫氣多少克?
6. 在一燒杯中盛有22.3 gNa2CO3和NaCl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稀鹽酸,放出氣體的質量與所滴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右圖.(1) 當滴加了73 g稀鹽酸時,放出氣體的質量為__________g.(2) 當滴加稀鹽酸至圖中B點時,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是__________(寫化學式).(3) 當滴加了73 g稀鹽酸時(即A點時),燒杯中為不飽和溶液,試通過計算求出其中含溶質的質量.
7. 黃銅是銅、鋅合金,它用于制造機器零件等.為測定某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取10 g該黃銅樣品加到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產生0.1 g氫氣.試求:(1) 該黃銅樣品中鋅的質量.(2) 該黃銅樣品中銅的質量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