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閩北一偏僻小山村的村委會主任。去年,我村在城里一共建單位的幫助下,投資2萬元修建了一條兩公里多長的村道。由于道路修得比較窄,基礎搞得也不太穩固,我們經過咨詢公路方面的技術人員后,告知村民不能走載重10噸以上的車輛。今年1月底的一天晚間八點多鐘,孫某開著一輛載重15噸的大貨車向我村的一個食雜店送白酒,當車走在我村村道上與一拖拉機會車時,孫某大貨車的右輪深陷在路的右側導致翻車,使車輛和所載貨物損失達2萬多元。孫某找到我村村委會,認為是我村的道路有瑕疵造成他的損失,要求我村村委會賠償。請問,大貨車在村道上翻車受損村委會該擔責嗎?
讀者 蕭云長
蕭云長讀者:
你所說的是一個道路交通事故問題,是屬于侵權賠償案件中的道路交通侵權賠償案件。孫某的車輛在你們村的道路上行駛因道路瑕疵造成了損害,你們村村委會是否有賠償責任,其關鍵是要看你們村是否有為外來車輛提供保證順暢、安全通行道路的法律義務。如果有這樣的義務,因為道路有瑕疵造成了損害的,那當然要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沒有這樣的義務,即使道路瑕疵造成了損害也沒有賠償義務。我國的《公路法》將道路分為國道、省道、縣道和鄉道,并對這些公路的技術等級和應當達到的技術條件以及公路的管理、養護責任等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如果在這些公路上因公路的修建、管理以及養護等形成的公路瑕疵導致車輛損害的,負有公路修建、管理以及養護的責任者當然有賠償責任。而《公路法》以及其他法律對村道都沒有規定修建標準以及管理、養護責任,一般來說,車輛在村道上因道路瑕疵造成損害的,村道的所有人即村委會就沒有賠償責任。當然,如果在村道上挖溝、晾曬有毒有害物品等導致車輛損害的,那就另當別論。因為孫某的損害不屬于后面所說的情況,因而你們村沒有賠償孫某損失的責任。
福建國富律師事務所 周玉文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