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讓全世界的人都感受到了它帶來的威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說,世界經濟正進入“嚴重低迷”時期……
國家主席胡錦濤強調,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
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進入三季度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席卷全球,由此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漸顯現,企業倒閉、裁員、減薪的事件不斷見諸報端。根據Wind統計,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上漲了10.2%,增速較上半年的19.31%大幅回落。與此相應的是,1601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工資支出(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為5033.8億元,剔除無同比數據的公司,同比上升了29.5%??梢?,今年凈利潤增速大幅度下降,上市公司的人力成本并沒有同步減少。不過隨著經濟面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上市公司的工資增幅下降將成為普遍現象。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對于中國眾多的中小企業來講,急速由人力成本上升通道轉入人力成本下降通道,無異于從盛夏轉瞬間進入了寒冬。那么,關鍵的問題就是,應對“寒冬”里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你準備好了嗎?
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開幕式上,國家主席胡錦濤強調,面對金融危機這一全球性挑戰,中國將繼續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維護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穩定。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中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本身就是對全球金融市場穩定和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為此,我們首先要把企業的事情辦好。
不要盲目恐慌,重新審視企業發展戰略
恐慌只能讓企業聽風見雨,手忙腳亂,這樣做于事無補。我們要分析國際、國內以及行業形勢,對企業的優劣勢做出清醒的判斷。當經濟形勢低迷的時候,企業要辨明方向、調整結構、降低成本,才能保證企業生存下來。溫總理說: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我想補充一句:判斷比鉆石更珍貴。冬天里被凍死固然不幸,但是被嚇死更是萬分的不幸。當然,要做出清醒的判斷必須遵循科學規律。

筆者建議,首先應當運用戰略分析及戰略實施的PEST、五力模型、SWOT、平衡計分卡等相關管理工具,及時調整戰略,建立危機應對策略。就企業來講,產業升級、產品結構調整、市場結構重組、技術換代、品牌塑造等都可以成為應對危機的手段和方法。“東方不亮西方亮”,對美國出口下降了,對印度、韓國出口在增長;一雙鞋只賺1塊5的鞋子加工訂單少了,自己研發設計的工作鞋一雙可以賺到10塊錢;客戶受金融風暴影響支付保證能力差了,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可以降低企業風險;美元貶值了,可以嘗試歐元甚至是人民幣結算——當然,這每一個課題對企業來說要做出清醒的判斷和選擇都有難度,但是“事在人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企業應對生存危機、尋找發展機遇的過程。
就國家層面來講,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是投資、出口和消費;當出口受阻或者是出口增速減緩時,可以通過加強國家層面的投資來帶動經濟發展,我國鐵路、高速公路的發展就是政府投資的最好樣板。但同時國家發揮了政府調控市場的職能,營造出良好的制度環境,使百姓放心消費。如近期比較突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只有當市場環境得到有序維護,效益比較好,很多事情我們都沒有注意。但是,為應對2008年訂單下降、成本上升的困難環境,公司開始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動腦筋想辦法。如將車間里照明用的80瓦普通燈管換成20瓦的節能燈管,在保證車間照明環境不變的情況下,每月可節約電費8萬元。類似這樣的多項精細化管理措施實施后,企業成本降低了2%~3%,預期全年利潤可增加3%~6%??梢娋毣芾硭鶐淼某杀窘档蛯麧櫟呢暙I是具有杠桿作用的。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人力資源政策和策略要及時進行梳理調整,而才能打消百姓的消費顧慮,將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轉化為現實的消費行為釋放出來。
在精細化管理上做文章,及時調整人力資源策略
某民營制鞋集團企業董事長的一席話令人深思。他說,2006年以前,不能簡單地通過裁員或減薪措施降低成本。以上提到的這家制鞋企業通過對流水線生產方式的重新設計,原來需要86人才能運轉的生產線,通過設備改造和流程再設計之后,只需要原來定員標準的50%就可以完成同樣的生產任務。例如,中石油也將通過推廣應用加油站自動化管理系統將原來每座加油站20人的人員配置標準減少約40%。這些管理措施的應用,不可避免地對企業的用人數量和用人結構進行調整,加油工崗位減少了,但計算機維護崗位增加了;普通操作崗位減少了,技術崗位增加了;低素質要求崗位減少了,高專業要求崗位增加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也將發生重大改變。
在此情況下,筆者建議,一是對繼續留在崗位上的員工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培訓,使他們能夠適應新崗位新標準的要求;二是為技術崗位設計順暢的職業通道,以吸引和保留優秀的技術人才;三是為退出現有崗位但有能力有意愿和企業長期共同發展的員工安排新的工作機會,以降低不必要的員工離職所帶來的顯性及隱性人工成本。
對不得不直接裁員和間接減員的企業來說,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給予經濟補償,通過履行必要的程序取得廣大員工的支持和理解,按照規范的以人為本的操作方式實施,盡可能減少震動。如中國南方某城市最大的玩具廠倒閉后,政府及時出面進行緊急救助,失業員工才得到妥善安置。因此,作為負責任的企業,無論是站在自身利益出發,還是履行社會責任,都應當處理好自己企業的問題。對于規模較大或實力較強的企業,還應當建立員工輔助計劃幫助員工在心理方面適應變化,使他們樹立信心,開始新的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