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陳作新,畢業于加拿大McGill大學,獲得經濟與財務雙學士,具有15年以上理財經驗,是香港資深理財規劃師。現任北京理財中心首席顧問,兼任清華大學理財顧問專業相關課程的嘉賓講師,長期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大型企業做演講與培訓。另外著有《國際投資基金的心得》、《國內股票分析》等專著。
2006年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留出你過冬的糧食》,可謂中國普通百姓的一本理財書籍。在2008年,重新再讀這本書,更覺得書中字字珠璣,句句良言。
《留出你過冬的糧食》提出的“人生難免有冬季”——處處時時存在著人生困境與挑戰。人生可能發生的變幻有中年下崗、生意失敗、重大疾病、意外傷害、離婚、孩子無心念書等等,而人生美滿與否,關鍵在于是否有二手準備,是否提早留出了過冬的糧食。或者即使平平安安,但卻入不敷出,生活窘困。美國勞動部曾跟蹤100位25歲年輕人40年后的生活狀態,結果發現其中29人死亡,49人依靠微薄的國家社保和孩子救濟,12人破產,5人繼續工作,只有5人經濟獨立,退休后生活瀟灑。所以,財務上的準備可以決定人生是喜劇或悲劇,天助自助者,積極行動起來,理財規劃馬上就能實踐。
《留出你過冬的糧食》的典型案例分析扣人心弦,引人入勝。“打工一族,如何成功?”教你實現從月薪6000元到年薪15萬元的增值,以及年入30萬元的理財投資。“對企業家玩命叫停”告訴你平衡人生更重要。金錢買不到健康、快樂和家庭愉快,錢只是人生財富的一部分,等等。
《留出你過冬的糧食》的首席顧問評語旁征博引,點撥理財妙法。普通百姓人生的目標不外乎無憂無慮,快樂人生。達到該境界其實很簡單:經濟獨立,財務自由,精神生活滿足。經濟獨立便是人生收入大于或等于支出。人生開支主要有四大塊:結婚、購房,贍養老人,孩子教育費用,退休金及醫療費用。人生收入黃金期只有15年,來自于線性收入和投資收入。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全方位開放,人們的薪金收入逐漸增加;隨著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迅猛發展,金錢也可以成為你的雇員,所以45歲時要開始建立投資收入。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WilliamF.Sharpe(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奠基者)的經典研究證明,多樣化和戰略資產的合理配置是縮小投資波動的關鍵。經典的理財三角形是五到十年的長線投資,如保險、退休計劃、房產等資金回報率為5%的資產占全部資產的60%,三到五年的中線投資,如基金等回報率為10%的資金占整個資產的30%,一年以下的短線資金,如股票、現金等回報率為25%的資金占全部資產的10%。當然,每一項投資理財都有其豐富的內涵,需要我們仔細揣摩并結合自身實際,量身打造個性理財規劃。
《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希望《留出你過冬的糧食》這本書帶給你平安!
(大連工商銀行 宋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