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的管理實際上就是一個360°的圓周,它由幾個弧度構成,即投資人弧度、管理人弧度、專業人弧度、資源人弧度、社會人弧度。
投資人:企業實際的投資者,表現形式為法人代表、股東。
投資人必須深切了解主體文化的特點、人性的特點及其表現形式,更要了解“企業勢能”的構成及其模型原理。
管理人:企業實際的管理者,表現形式為董事長、總經理等企業高層管理人。
管理人完全可以將“三十六計”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實踐中并發揮出功效。
專業人:企業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人,表現形式為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部經理、主管等。
專業人如何突破事務主義,以“道”馭人而不是以“術”誆人?專業人素質模型如何構成?如何揚長避短?
資源人:被企業雇傭的所有員工。
資源人所必須經歷的嫁接與改變、整合與提升、開發與創造的階段性特點以及怎樣應對?資源人如何進行自我修煉?
社會人:不為企業所雇傭,卻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具有折射著普遍意識形態的人群或人群意識。
社會人如何了解其發揮影響的渠道,從而更有效地和管理人、專業人進行良性的互動?
在360°的人力資源中,投資人的定性因素約占人力資源管理的60°弧度,管理人的定向因素約占人力資源管理的90°弧度,專業人的定位因素約占人力資源管理的120°弧度,資源人的定型因素約占人力資源管理的60°弧度,社會人的定勢因素約占力資源管理的30°弧度。他們共同構成了人力資源管理的生物圈。
該書把人力資源分成360°的這種分法別具新意。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每個弧度里面,都闡明了其職能、作用以及歷史和現實的應用,并且把它提升到了極具指導意義的理論高度。
作者在投資人弧度當中,提出了各種社會形態下人力資源的特點,提出了人力資源的趨利性、趨譽性、趨義性、趨向性和效應性的特點,提出了人力資源的勢能以及人力資源同一性概念和數學模型;在管理人弧度當中提出了用人的三十六計以及管理人的素質模型;在專業人當中提出了人力資源的選擇條件、選任方法、使用方法、配置方法以及專業人的素質模型;在資源人弧度當中,提出了人力資源的差異與同一、嫁接與改變、整合與提升、開發與創造、自我修煉及資源人的素質模型;在社會人弧度當中,介紹了我國人力資源的自然生態、社會生態、基本現狀、表現形式、社會人發揮影響的渠道等新概念、新思路。
在以往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通常會把人力資源“原本簡單的問題簡單化,復雜的問題本原化。”而該書則“剝離了人力資源管理表象上的華而不實,回歸到了本質意義上的大道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