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突然發現有一個英語單詞的使用頻率異乎尋常地高了起來。這個詞就是Cross。
這個詞的本義是交叉,所以它也是“十字”的意思。基督徒對它更是熟悉,因為這就是“十字架”。從本義引申出來的還有“十字路口”、“人行橫道”以及“雜交”等等。
其實,Cross一詞的興盛,倒還真是和“雜交”有關。請看:我們現在用的手機,可以拍照、可以上網、可以看電影……這是電話和電腦、電視、相機的“雜交”:而我們的電視,卻越來越具備了電腦的功能:在文藝舞臺上,炙手可熱的已不再是流行搖滾,更不是純粹的古典音樂,而是古典和流行的完美結合大行其道,譬如莎拉·布萊曼,譬如馬克西姆:現在的年輕人,把舞蹈、體育、武術、雜技結合起來,翻騰跳躍,號稱“街舞”;而中國雜技則又和古典芭蕾糅合在一起,一舉震驚了歐美。
這就是Cross。
如今汽車也Cross了。那么什么才是汽車Cross呢?
汽車Cross是一種理念。Cross車型不是傳統的單功能車型,而是巧妙地融入了轎車、SUV、MPV等車型在舒適性、動力性、操控性、空間性等方面的設計元素,滿足了當今消費者一車多用的多元化需求,從而向人們展示了一種在汽車設計領域的雜交優勢。
汽車Cross是一種必然。2004年,由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和以中東為軸心的石油生產國之間矛盾日益尖銳,導致了國際石油價格突飛猛漲。這就使得大油耗的SUV和皮卡等車型的銷量大幅下降。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匹配轎車底盤的SUV車型——Cross的一種類型,開始大行其道。在2000年,Cross只占全美SUV銷售市場的15%,到了2004年,Cross車型已經占據了48%的市場份額。明顯的經濟性優勢是Cross成功的基本保證。
汽車Cross是一種時尚。時尚是年輕人引領的。20世紀60年代,美國在越戰后出生的“新生代”到了90年代成長起來,他們崇尚自由個性、追求特立獨行,從而創造出巨大的皮卡和越野車的市場。中國亦然。在改革開放后出生的“80后”一代,如今開始成為消費的生力軍,他們需要突出個性追求、需要一種在工作、生活、休閑之間可以任意切換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對汽車的要求也需要多功能的交叉。
汽車Cross是一種炒作。不可否認,現在的汽車市場競爭,已經到了如火如荼的態勢,汽車企業需要有一個新的敏感點和突破點,來刺激消費者的神經。Cross當然是一個絕佳的炒作題材。
汽車Cross是一種喻示。Cross在中國的走俏,還有它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中國幾千年“官本位”的歷史背景下,“車”一直是和“官”靠在一起的。因此,在中國的汽車消費中,總是摻雜著更多的社會意義,而Cross則有可能完成汽車工具屬性的回歸—這也許是更重要的。
但是Cross車型在中國要走的路還長。要人們普遍接受它還要假以時日,它可供選擇的車型還少,它的價格還沒有達到人們的期望值……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還成不了中國車市的主流車型。
而對Cross的定義也對它的普及有負面影響。人們不但無法準確描述Cross,甚至于也沒有統一的意譯和音譯,我們能看到的有跨界、雜交、混搭、酷越等等,都不是太合適。筆者認為,不如我們就從音譯上把它稱為“酷世”,“酷于世界”……因為Cross勢必會成為21世紀最酷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