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
盡管結束得有些悲涼,但楊致遠是個值得尊敬的人。他辭職后,搜索產業三足鼎立的局面很可能消失,互聯網應用的融合將初現端倪。
上個月,雅虎剛剛宣布了裁員1500人的計劃,11月17日,雅虎的CEO楊致遠就把自己判為第1501名被裁員工。
在發給雅虎全體員工的電子郵件中,楊致遠表示,他將辭去雅虎CEO的職務,重新擔任“雅虎酋長”。而雅虎董事會也在隨后證實,公司已經開始物色新的CEO人選了。
我想,歷史應該對楊致遠公平一點。他在學生時代跟David Filo創辦了這家公司,并迅速成為硅谷的風云人物,不過,他并不是想一直擔任CEO的。所以1995年,雅虎剛成立一年時,他就把CEO的職位交給了Tim Koogle。
只不過是在雅虎董事會解雇了楊致遠的前任Terry Semel后,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人選,楊致遠才臨危受命,暫代此職而已。如果一定要說他有什么錯,那就是他沒有盡早激流勇退,結果搞砸了雅虎與Google或微軟的收購交易,損失了數億美元,讓他在董事會成員面前“晚節不保”。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談論楊致遠本人了,我想說的是,他辭職后帶來的真正影響——就是成全了Google的新商業計劃,而這將讓整個互聯網形成新的局面。
從收入到研發,Google在各領域中都擁有相當的優勢。盡管有人認為它將別人的東西“剪切”和“粘貼”——郵件、視頻、即時通信、應用程序接口、博客、圖片編輯……只要你想得到的Google都做。但Google從不用擔心投資回報率或者沒有人使用的問題,因為Google知道,只要它為開發者準備了產品,開發者自然會送上門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Google開創了一條貨幣化的道路。到目前為止,依靠搜索帶來的巨大流量,Google在這條路上一帆風順,每一個訪問者都是它服務的潛在用戶。而它也正在穩步建設另一條路徑,把訪問者身上的“潛在”變成“現實”。簡單地說,這是自己的品牌給自己的品牌讓路。
而另一方面,楊致遠辭職了,對新的繼任者來說,要扭轉雅虎的頹勢,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CEO很可能順應董事會的意思,投靠微軟或者Google。無論雅虎會選擇了誰,搜索領域三足鼎立的局面都將不復存在。
不過雅虎仍然有自己的優勢——至少它的郵箱比Google的好。而且雅虎能從文化層面上理解媒體是什么、媒體對人們的吸引力在哪里。而Google不能,所以才致使YouTube明珠蒙塵。
就這點而言,在互聯網的應用層面上看,也許不久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 即使你的朋友和你不在同一個社交網站,你們也可以分享圖片、互發郵件; 在同一個屏幕上,你可以搜索附近的咖啡館、讀雜志、與遠在印度的同事一起研究一張電子表格; 你還可以在為你量身定做的屏幕上添加任意網址和服務。
楊致遠走了,我們應該向他致敬。同時我們也看到,變化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