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安防化和安防IT化,是用來表達IT與安防融合的兩個闡述。這兩個闡述雖然早在2000年就被提出來,但直到最近兩年,這種融合才真正取得較大的進展。近日,在杭州舉辦的“平安100 和諧中國”平安百城建設經驗交流會上,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100)顧問劉希清表示,當前IT和安防融合的進展,已經讓傳統安防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IT與安防的真正融合,更多的是IToIP技術對傳統安防的改變。
“IToIP是基于統一的IP技術標準搭建的IT基礎架構平臺,以IP網絡為基礎,整合IP存儲、IP安全、IP視音頻及IP信令技術,消除異構系統帶來的信息鴻溝,實現IT基礎設施的構件化和資源化。”H3C公司副總裁兼多媒體產品線總裁張鵬國指出,IToIP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把IP技術和IT技術結合在一起,通過統一開放的TCP/IP協議來實現用戶業務基礎設施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可擴展性,通過IT技術支撐靈活的上層業務應用。
在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加速安全網絡數字化的進程中,IToIP的作用不可小視。
加速安防標準化進程
目前,國內最大的安防工程“平安工程”正在各省市如火如荼地展開。據劉希清介紹,“平安工程”作為“平安城市建設”的項目,其主要內容就是城市監控報警聯網系統的建立,尤其是以視頻監控為核心的城市監控網絡的建設。
傳統安防行業標準林立,地方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各種各樣的標準都有。在建設平安城市工程中,面對這些問題,張鵬國表示,視頻監控是多媒體技術,但要實現一個完整的系統,還需要網絡、存儲技術的支持和大量的軟件開發工作;同時,要解決大規模大范圍的監控圖像接入問題、保障這樣大系統中的圖像傳輸不會衰減、成功部署和管理系統所需的海量存儲、實現眾多圖像資源的綜合利用等等,這些都是監控領域的新問題,也是傳統模擬監控系統無法解決的問題,進行標準化也就成為唯一的途徑。
而標準化是IToIP理念中最為核心的要素之一。IToIP基于IP標準,對IT基礎架構進行整合,實現IT基礎平臺的標準化,從而幫助用戶支撐靈活的上層應用,降低了IT基礎設施構建的TCO(總體擁有成本)。劉希清介紹,全國安全防范報警系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也正加緊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推進。當前安防標準委員會規劃的標準數量已經達到18個,而且已經完成了12個,是近年完成數量最多、速度最快的,其余6個標準也將在2009年完成,這些都是IT與安防融合的結果。
平安城市建設的助推器
平安工程與以往的視頻監控應用有著很大的不同,其覆蓋范圍之大、應用之復雜,都是傳統模擬監控模式無法相比的。張鵬國表示,平安城市中的聯網報警系統融合了視頻編解碼技術、網絡、存儲、管理平臺等的大型綜合工程。在平臺建設中,首先是點路非常多,一般部署一個監控系統,都是需要有成千上萬個攝像頭的。對于監控系統,也要求有高清晰的視頻流和存儲流,特別是對視頻資料的保存時間有了更高的要求,現在一般至少保存30天,如涉及到特別事件,如奧運會火炬傳遞,保存時間更要長達3個月之久,這也相應地帶來了數以百TB、甚至上千TB的龐大存儲需求,而且聯網要求非常高。
另外,平安工程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多種技術的綜合利用,這在以前的安防工程中是沒有遇到的,而這些技術的交叉點和融合點就是IP,包括IP交換及傳輸、IP存儲、IP系統管理等等,這些正好與IToIP的思路不謀而合,因此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也正是由于IToIP,當前H3C已經建設和中標的平安城市超過了100個,讓H3C深刻理解了安防,也幫助H3C找到了一片藍海。”張鵬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