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覺得,瘦瘦小小的兒子屬天真爛漫型。雖說十一二歲之后也偶爾問問男生和女生有什么不同,假日里常參加男生女生一比一的派對活動,可畢竟還只是個小學生啊。我感覺,讓家長們頭疼的早戀啊什么的離我還很遠。沒想到,兒子竟在他即將小學畢業那一年,讓人猝不及防地遭遇了“愛情”。
兒子和我,本是無話不談的。有那么幾次,他津津樂道地告訴我,班里有男生給女生寫“我愛你”的字條;老師在班會上告訴大家,你們快進入青春期了。當時兒子很自豪地說:“看見了嗎?我們班男生都長小胡子了,喉結都鼓起來了。我多好,還是小孩樣。”可是那一天,他突然吞吞吐吐地問我:“您說要是男生收到‘我愛你’的字條該怎么辦呢?”
我心里一動,怎么會冒出這個問題?是不是兒子自己的經歷呀?兒子沒直說,我只好故作輕松地回答:“這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您這話跟沒說一樣,沒勁兒。”兒子一甩手回了小屋。
肯定有情況!可我幾次借故走進小屋,兒子都在埋頭看書。
晚飯后,我和老公正看電視,忽然,隱隱飄來一股焦糊味。我直奔廚房,煤氣關得好好的。再一聞,這味好像是從兒子屋里飄來的。我趕緊問:“兒子,你燒東西了嗎?”我用力推門,卻推不開。兒子在屋里說著,來了,來了。等他打開門,地上有紙灰,他說,就燒了一張草稿紙。我叮囑他不許玩火,他扮了個鬼臉。
一個念頭一閃而過:草稿紙要燒掉?你哄誰呀?我悄然回屋,不動聲色。沒過一會兒,兒子好像去了廚房,我忍住好奇心,繼續看電視。幾分鐘后,我借口洗水果走進廚房,見垃圾桶里有一張揉成一團的賀卡,賀卡已燒掉一角。我打開一看,粉紅的玫瑰繞成心型圖案,下面是小孩子稚拙的筆跡:我想天天看到你。你能告訴我你的愛好和生日嗎?還有一行英文:I love you,后面是一個女生的簽名。
我拿著賀卡和老公商量,他說這只是一個苗頭,再看看吧。
沒過幾天,我又從垃圾桶里發現了一封撕碎的信,拼起來一看,又是那個女生寫的。上面寫道:“你能在12月31日前送我一張賀卡嗎?另外,你喜歡什么樣的女孩,請告訴我,或者把咱們年級你最喜歡的女生列出前五名。”天!我又氣又笑,這才多大點的孩子呀。這女生是誰呢?看兒子這又燒又撕的,可能是挺煩的,可不能再裝作不知道了。
我故作平靜地喊來兒子,問:“這是你扔的信嗎?”
兒子的小臉一紅:“您都看見了?”我趕緊解釋:“媽媽看見信紙,怕是我們有用的東西,所以打開看看。”兒子的臉更紅了,說:“她有毛病!自作多情!沒事老煩人。”我開玩笑地說:“別緊張,有人喜歡不是壞事兒,至少說明咱有魅力。”
“啊?您還這么說,人家都快煩死了!她這幾天老讓我們班女生給我遞字條,我們班同學都誤會了,以為我喜歡她呢?”
我微笑不語,心里急急地做著判斷:不是一個班的,已經在同學中引起了議論,這動靜不小啊。正在這時電話響了。我拿起電話,是一個男生,要找兒子。我把電話遞給兒子,兒子剛問了一句誰呀,口氣就變了:“誰給你的電話號碼?你在哪兒呢?你讓他接電話。哎,是哥兒們就別幫倒忙!再見。”
兒子發泄似的告訴我:“您瞧,她跑到我們班男生家,非讓人家給我打電話,讓我參加她的生日聚會。”
“你會去嗎?”我想先聽聽兒子的意見。兒子很堅決:“不去。現在大家都以為我喜歡她呢,我一去,更說不清了。”我說:“還挺有想法的。同學的生日聚會可以參加,不過,是個特殊情況,不參加也罷,最好能婉轉地拒絕,不要傷害人家的自尊心。另外要通過適當的方式告訴她,現在大家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
我告訴兒子,愛情是一種很美好、很圣潔的感情,人家對你有好感,或者說有愛慕之意都是正常的。不應該把這種感情看得不能見人。老師常說的早戀,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正常的成長過程。但一定要清楚地告訴人家,你們還太小,精力應該用在學習上。要堅決地表明自己的態度:珍視同學的友誼,但不可能產生愛情。
聽到“愛情”這個字眼,兒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周六,兒子去興趣班上課,回來時已經很晚。一進門,兒子就沖我比了一個V字,說搞定了。然后,兒子卻又嘆了一口氣,說:“我看電視里談愛情是一件甜甜蜜蜜的事情,為什么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玩呢?”我說:“蘋果都是又香又甜的,可你要是不等它熟就摘下來,那可就又酸又澀了。愛情也是有季節的。”兒子看著我,似懂非懂。我說:“以后長大了你就懂了。”
(編輯/楊鐵軍)